由于存世的穿带印大多是两面印,所以学界往往直接将二者画等号。但是,从目前披露的各种出土和传世资料来看,古代的穿带印实物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单面印、三面印和四面印。也就是说,除了穿孔的两个侧面外,穿带印存在单面或多面组合刻划文字或者图案的可能性。例如,经发掘出土和历代著录的穿带印中,单面印有故宫...
在古代印章中,有一种特殊的印章形式,被称为穿带印。这种印章没有钮,通常作为私印使用,形状多为扁方形,也有少数为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形或椭圆柱形。穿带印的特点是在印章的侧面打孔,以便于佩戴。由于印章形状的不同,穿孔的形状也会有所变化。穿孔的形状和数量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色:“战国、秦朝时期的方形穿带...
根据实物和文献记载,使用穿带印的大多是社会地位较低的官吏,如县令以下的属吏,或相当于县令的郡国属官等。他们的级别低,而且要直接处理各种事务,使用一印多面的穿带印,可以省去许多麻烦。如河南新出土的一枚五面穿带印,印文为“王戎印信”、“王戎之印”、“王戎私印”、“吉羊”及一肖形图案,显然是一个人的...
这类印章多出土于诸侯王墓及高级官吏墓葬,如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银质穿带印,印证了汉代"官印随身"的制度。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官吏需佩印绶出入宫禁,穿带印的穿孔设计正为系挂腰间而设,这种形制演变自战国青铜印,至西汉中期形成固定制式。 二、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鎏金铜穿带印(图1),长3.2厘米,宽...
孙溟展浅析“穿带印”“穿带印”无钮的印章,私印比较多,印章是呈扁方形,也有少数是正方形、长方形、圆柱或椭圆等形,因为左右有空可以穿带,因此得名,于战国时期有使用,发展到汉代就比较流行了。印的上下面都刻有印文,又称“两面印”。大多是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的私信。当下签字就可以确认了,使用...
穿带印,拼音:chuān dài yìn,穿带印的意思:一种两面都刻有印文,左右有孔可拴纽带的印章。通常一面刻名字,另一面刻字号、吉语或画像。汉魏时代较为流行。
所谓的穿带印,一般指印中有孔,左右相通,孔中可以穿带子的印。穿带子是为了随身携带(比如用腰带穿过),这种印,一般印的上下两面都刻有印文,大多是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的私印,故又称“两面印”。样子如上图。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先讲这些,关于汉印的印纽形制,汉印的字法、篆法、章法特征等等,留待...
穿带印为私印,目前还未有见穿带官印者。战国私印多铸造,秦则多凿刻,至于汉又复归铸造。 汉之前穿带印并未形成独特面目,因此单独研究意义不大。汉穿带印则有其独特的面目与审美方式,是汉铸印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在后世的流派印创作中亦多有效法,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印风来研究。 穿带印概念 本文的讨论是穿...
萧伟谨封 顿首再拜:图1、1-1、1-2为实物照片,图1-3为印蜕。方形印面,白文双面印,扁方穿孔,质量青铜。纵 3.4、横3.3、高0.9厘米。作为穿带印形制,如此超大逾制,于印学资料中与馆藏实物中都属于第一次见到。有关对此印形制、印文内容与其时代的认定,深深地被它所困扰,几年来的思考,所得点滴...
关于新发现西汉“段宣私譣”三面穿带印相关考释 孙家潭 此穿带印2006年于徐州相遇,其后曾撰小文:“我问段宣何谓‘譣’?”分别发表在《书法导报》(2008年10月8日)与《西泠印社》(总第二十七期社刊上),随后引起著名古玺印专家学者关注并著文研考,现将拙文与专家考释文章同时附录如下,方便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