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间站上的物体确实受到重力作用,但这种重力并不等同于地球上的重力。在空间站中,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造成的,但它表现为一种向心力,使物体保持在空间站内的匀速圆周运动。2. 在空间站中,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可以表示为 GMm/r^2,其中 G 是万有引力常数,M 是地球的质量,m ...
这种无重力状态并不是由于距离地球太远造成的。空间站同月球一样,在围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总在不断地“下落”,于是空间站内就好比在“自由下落的电梯”中一样,变成了无重力状态。在自由下落(作加速运动)的电梯内是指向上方的惯性力(虚拟力)抵消了重力(万有引力)。在空间站内抵消重力的是什么力呢?空间站...
空间站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只要我们在发射卫星时,给予卫星一个水平方向足够大的初速度,由于卫星在地球大气层之外,没有空气阻力的作用,卫星便能一直保持这个速度围绕地球运动而不掉下来。离地球越近,受到的引力越大,每秒向下“掉落”的高度也越大,因此运行速度也需要越高,空间站由于身处400公里的高空,根据万有...
张祥前认为重力的实质是地球周围空间时刻向地心加速坠落,物体随空间一同向地心坠落从而表现出受重力运动的现象。这一观点对物理学研究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突破与创新思维 挑战传统认知:张祥前的观点对传统的重力概念及万有引力理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为物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传统理论将重力归因于...
9月17日中午,我国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二返回舱顺利回到地面,由于他们在空间站待了3个月,长期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出舱的时候,都需要人搀扶或者抬着。航天员的身体素质万里挑一,在空间站也一直坚持在锻炼,即便如此,失重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那么有没有办法在空间站制造人工重力,使得它的环境和地面上一...
从我们日常经验的角度来看,空间是极其刚性的。例如,地球的总质量仅为其表面曲率的 1/1,000,000,000 (!)。想象一下,一个球被抛向 5 m 的空中,整个飞行过程将持续 2 秒。在这2秒内,光将传播60万公里的距离。因此,由于重力而偏离直线的距离为每 600,000 km 5 m 与此同时,在太空中存在巨大的质量...
空间站里的重力大小,跟你在地面上差不多!, 视频播放量 455045、弹幕量 362、点赞数 23219、投硬币枚数 372、收藏人数 1645、转发人数 133, 视频作者 李论科学, 作者简介 一粒心怀宇宙的尘埃,就这一个号! V:L350505842,相关视频:人工重力很难吗?理论上并不难,实现起
系绳上的空间站 由于空间站的旋转速度必须慢,因此半径必须大。这可以通过用电缆连接空间站或航天器的两个部分来实现。它们将充当配重并围绕其共同质心旋转。电缆可以长达数百米。例如,两艘星舰在 1500 米长的电缆上编队,每分钟转一圈,可以提供 1G 的人工重力。对于星际旅行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案,...
创建一个稳定、旋转的人造重力环境需要设计和构建复杂的设施,包括旋转舱体、大型轴承、动力系统等。这些设施需要具备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能在长期空间任务中稳定运行。为了维持旋转舱体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在太空中,能源供应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而且实施人造重力方还包括发射和运送大型设备的昂贵费用。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种使用人工重力的空间站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在过去的日子里,科学家也曾经尝试过设计使用人工重力的空间站,但最终都放弃了,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资金预算太过巨大。(图为1962年时NASA提出的旋转空间站概念图)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要将质量为1公斤的物体发射到太空中去,至少需要4600美元的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