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观 [ kōng guā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kōng guān ] 佛教语。对空谛的观想。以体认无相为宗。亦指天台宗所立一心三观 空观﹑假观﹑中观 之一。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佛教术语中,“空观”指的是对空谛的观想,强调的是体认无相。它在天台宗理论中占据重要位置,作为“一心三观”之一,与假观和中观共同构成佛教修行的重要内容。“空观”的概念在古代文人的诗歌中也有体现。例如,南朝宋时期的谢灵运在其《石壁立招提精舍》诗中写道:“禅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这句...
三观是台宗之重要法门,为教理实践修行之骨架系对一切存在之三种观法,即空观、假观、中观称“空假中三观”依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从假入空二谛观、从空入假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谛观”而立为旨趣。是真空绝相观,二是事理无碍观,三是周遍含融观。六相、十玄、三观的建立阐发了《华严经...
空观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超越世俗世界的境界。在佛教中,空观和缘起性空一样,是让人们认知到一切都是无常、无我、无实的,没有客观存在的世界观。这种观念认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被各种因缘条件所决定。空观也被认为是消除人们对世间万物的执着和妄想的一个方法。空观...
词语空观 拼音kōnɡ ɡuān 书写空观 解释 1.佛教语。对空谛的观想。以体认无相为宗。亦指天台宗所立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之一。 空观造句 更多 空观造句 1、阴阳五行有完善的系统观和科学的时空观.2、创作思维论方面,他的“静空”观、“游于物外”、灵感论等观点中,包孕着很多有价值的认识。3...
这是一心即空观,“安住力”。 那么“一心即假观”呢?“照了心性,随缘之用。理具 事造,两重三千,随缘显现。”这个“理具”就是,我们一念心性虽然清净,但是它法尔具足十法界的功能,叫做“理具”。那么“事造”呢?就是我们透过佛法修行或者染净的造作,把这个理具的法界显出来,叫做事造。 比方说,我们现在...
空观假观中观的意思 空观、假观和中观是三个形容词,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它们是三种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维层次,用于描述人们对于事物、问题和现象的看法和认识。 首先,空观是指一种冷漠、超脱和无所谓的态度。空观的人往往对于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状况漠不关心,缺乏对于事物的热情和主动参与的意愿。他们...
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光明玄义拾遗记五曰:‘三观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谛故。初云即空,非即偏空,乃观一念即圆空也。此空能破三谛相着,故云一空一切空也。’止观五上曰:‘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更多:...
以下是对“空观”、“假观”和“中观”的详细解释: 一、空观 1. 定义:空观,又称“但空观”,是大乘佛教的重要观念之一。它强调世间万物皆因缘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即所谓“诸法无我”。这种观察事物的方式,就是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空的,没有实在的本质。 2. 内涵: 无常无我:所有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