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玉米空秆的原因很多,主要与种植密度、施肥情况、生育过程中的气象条件及田间管理等关系密切。种植密度 产生空杆 一般来说,密度越大,空秆率越高,尤其是在浅耕、水肥不足的情况下,表现最为显著。由于密度过大,农田小气候条件恶化,植株受到严重遮荫,单株营养面积小,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减少,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一、造成玉米空秆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 品种问题:不同品种的玉米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如果种植的品种不适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就容易出现空秆现象。2. 密度过大:稀植玉米品种,如果种植密度过大,茎秆生长过旺,也会影响玉米果穗的发育,导致空秆现象的发生。3. 施肥不当:如果偏施...
当玉米田出现空秆现象时,应根据空秆率的不同采取相应措施。若空秆率较低,可以人工割除空秆植株,这样既能减少空秆植株对养分的无效消耗,又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周围正常植株的生长。如果空秆率较高,可考虑将这些空秆植株收集起来...
玉米发生“空秆”的主要原因 1.恶劣天气:玉米拔节孕穗期到开花授粉期如果遇到高温干旱情况,尤其拔节到抽穗期过分干旱,会使玉米提前抽雄穗,而雌穗花期则会延迟,从而导致花期不遇的情况,最终影响正常授粉,形成空秆。另外,如果遇阴雨寡照天气,会使花粉吸水膨胀破裂,有些花粉更会粘成团而丧失散粉能力,从而无法...
玉米空杆病是指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空秆,影响产量提高的一种病症,常见有先天不育型空秆和不稔穗型空秆。玉米空秆病症状 玉米通常都结1—2个穗,一般一个穗的居多,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空秆,影响产量提高。如在辽宁宽甸、阳岩、本溪、桓仁等地调查,空秆率12%—20%,667平方米减产50kg,常见有...
空秆 空秆(barreness)是1993年公布的农学名词。公布时间 1993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出处 《农学名词》第一版。
一、玉米空秆的原因 1. 品种问题:不同品种的玉米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一些品种可能不适应种植环境,导致空秆率较高。2. 土壤问题:土壤质量不好、缺乏营养元素,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导致空秆现象。3. 气候问题: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如干旱、高温、多雨等,都可能影响玉米授粉和结实,导致空秆。4. 病虫害...
玉米空秆,指的是玉米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形成或只形成了很小的果穗,导致产量大幅降低。造成玉米空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品种选择不当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玉米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长特性存在差异。如果选择了不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或者种植了本身容易出现空秆的品种,就会增加空秆的发生...
玉米空秆是一种常见的生长问题,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造成玉米空秆的具体原因。以下是造成玉米空秆的四种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1. 水分供应不当: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果水分供应不足,就会导致玉米空秆。解决方法是合理灌溉,确保水分充足,特别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