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的核心,其实来自于“空性”的理解:法无自性。简单来说,就是万事万物并没有一个恒久不变的本质或自性,而是因为因缘和合而成,因缘散尽则消亡。万法皆空。要真正理解“无我”,我们得从理解“空性”开始,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接下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帮助大家理解“空”的概念,并延伸到“无...
其实“无我”之所以不是“空”,大致会有以下三个原因,即:一、“无我”是实现“空”的路径存而不有即空所谓“无我”,若是与“空”一起讨论的话,,那么,“无我”就是实现“空”的路径,就好比“去北京的路”不能等同于“北京”一样。进一步的说,“无我”其实包含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发现自我,...
对于“空”,佛法最基本的理解是从变异、无常的表现来理解。《阿含经》中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就是说由于各种事物、各种事物的表现都是无永恒无常态的变动的,所以说有生死、有变异而出现种种“苦”。由于苦而理解世界上一切人、我、事理,都是在发展和变动之中,根本不存在“我”...
“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其本质皆是苦,空,无我”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法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但是追根朔源,揭开表面看实质的话,一切法的本体都是苦的,对我们的开示。人生意义: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它没有自性,自性本空。空的确是它的真性,它没有个性,单独一个的没有,这个性是...
苦空无我 苦空无我,佛学术语,有漏果报四相之三。苦空如上。无我者,有漏果报中无我之实体,无我所有物之实体也。
佛教哲学中,“五蕴”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揭示了生命的真实面貌。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涵盖了我们的身体与心理现象。而五蕴的真相,可以概括为无常、苦、空、无我。这四个看似深奥的词语,实则蕴含了生命最本质的哲理。五蕴的无常性,是指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我们的身体细胞在不断新...
1、解释佛教中的“空”这个概念:空:梵语是s/u^nya。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物体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这一思想称为空。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虚幻不实,理体空寂明净。自佛陀时代开始就有空这个思想,尤其到了大乘佛教时代,空的思想成为佛教般若经系统的根本...
无我是指,没有不变的我之存在,或者说,我之身心五蕴皆是无常变异的。万法皆空,不是说万事万物不存在,是指,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变化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久存在,包括钻石和地球,都是随时在分子运动,并且最终完全消失。另有教法用所谓七相木车因,用以抉择人无我,窃以为并非必要,因为世俗谛中的我原本就...
苦、空、无我、无常。苦是说短暂的人生,有三苦八苦和无量诸苦;空即缘起性空,缘起是说世间诸法众缘和合而生起,性空是说众缘和合的诸法,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无我即诸法无我,是明五蕴假合的人身,没有真实不变的我体可得。无常即诸行无常,是说世间诸法都是变化不停,生灭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