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空觉?就是你那一念念念之间,你每天都在一切圆满所觉之中,你都根本都不堕在任何觉中的造作上。但是毕竟还有如是的性德,毕竟还是在如此的心中的过程的渐次里面,那叫「空觉极圆」。将来心熟之时,连这个空觉都打破,那才叫做「生灭即灭,寂灭现前」。后面的「空所空灭」,那是因为我们毕竟是出家人...
“空所空灭”出自宋代释智朋的《行道观音赞》。“空所空灭”全诗《行道观音赞》宋代 释智朋尽闻不住,业识忙忙。空所空灭,遍界难藏。特地经行往那方。《行道观音赞》释智朋 翻译、赏析和诗意诗词:《行道观音赞》朝代:宋代作者:释智朋行道观音赞,一首诗词表达了行者对观音菩萨的歌颂和赞美。
小提示:"空所空灭,遍界难藏。"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小提示:"空所空灭,遍界难藏。"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原文拼音版 释智朋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
耳根法中“觉所觉空”与“空所空灭”。首先要有善根、修法底蕴、及福德为基础。觉所觉空,能觉(智照)与所觉(所照内意,托声尘如引磬显)空了,内根尘空了叫法空;空所空灭,能空(智慧任运)与所空(空相分)灭了,叫遣空空,具体运作胸心轮空起,空妄心空妄身,空国土空虚空,空空,后智悲任运。 ...
所以「空所空灭」, 连能空之心 都要把它灭掉。 这个时候灭掉, 一般来讲, 这达到了空如来藏的境界, 已经破除了灭相无明, 这段叫解「空结」。 到这里就已经是 明心见性的菩萨, 登圆教初住位。 当然, 藕益大师的说法 有所区别。 这个可以一带而过。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空觉极圆」的空,是指前面所说「觉所觉空」之空;觉,是能空此境的觉智。在前一阶段,虽然是能觉所觉都已空,但能空此能所的觉智仍然存在,亦属「法爱」,则空觉不极不圆。在观行力转胜后,因为不住于空,空觉极圆,不但空能觉所觉之智境 空...
我们修行要慢慢来到“无为”,保持在那一种空的状态之下, 回到单纯的心、明觉的情况,对整个境界都了了分明,但是你不会去对火车声兴起“好讨厌!”或是说听到鸟叫声,认为“鸟叫声好好听、好喜欢!”希望他唱歌唱久一点,认为火车声很不喜欢。 当你在喜欢、不喜欢情境中,都是落入在意识里面, 修行 觉所觉空 空...
《楞严经》。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意思是既然所闻的动静二相已尽,能闻的根也同时俱尽,此时已六用不行,唯余一觉。出自《楞严经》,全经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
这就是“空所空灭”,达到了空观的极致。🌌 圆明与超越:“空觉极圆等者”,指的是空观智的空,已经达到了极致的圆满。这种圆满,使得空所空之空,也自然消亡。这就是“空所空灭”,意味着我们通过重重遮遣,最终达到了无遣的境界。🌌 超越与圆满: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出自()。A.《易经》B.《华严经》C.《金刚经》D.《楞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