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与有 [ kōng yǔ yǒu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kōng yǔ yǒu ] 佛法用语。佛法中的‘空’和‘有’只是两个同义的字,而非是相对的两极。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再接再厉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励精图治 吹毛求疵 扶摇直上 方兴...
空与有的辩证关系 1.空与有是相互依存的 空和有是相互依存的,它们并非存在于不同的领域,而是共同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空和有是互为因果关系,没有空,就没有其它一切,没有有,也就没有空。 2.空并不否认有 空并不是否认有的存在,空性的观点让我们认识到所有存在都是暂时的、条件性的。因此空性并不否定...
空与有的区别与联系,大家一般认为,有就是有,空就是没有,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有是有,空也是有;有是空,空也是空;如果你想叫一个人帮忙,一般会问,你现在有空吗?你挤电梯的时候,看看还有空吗?坐车的时候,看看还有空吗等等,空不就是有吗?如果把空看作有,那么,有只不过是空的一个边界...
通常而言,我们拿空与有相对,或者色与空相对。如果解释空,而用有和不有两个概念来区别,这是比较现代化的。一般用于注释。(如果是纯粹解释空,而用有或者不有表达,行文上也跟现代化注释,应该是有所不同。)正常而言,我个人都建议去阅读原文,因为任何理论的说法,或者见解,最终归于一处,除了真相本身,就...
“有”与“空”是相反的,有“空”才有“有”,同时“有”和“空”都仅仅只是人的意识,例如一个空杯子,杯中有空气是“有”;杯中没有水是“空”,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杯子放在那,“有”是你想出来的,“空”也是你认为的,原本是不存在“有”或“空”的,就是一个杯子而已。所以说,不...
"无住"与"当下"的关系《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确实以"无住"为前提。但要注意,"不住当下"不是否定当下的存在性,而是不执着于对当下的固化认知。禅宗所谓"即用即体",当下的现象宛然存在(假有),但其本质是空性(真空)。这类似于"镜中像"——镜中影像分明可见(有),但伸手去抓却不可得(空)...
禅定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描述,其中用有与空的动态变化关系,也可以做一明晰的叙述。 一,有1——空1(禅定的第一阶段:有1入空1) 这里的有1,是指世间的事物。 空1,是指阻断了外在事物的刺激后,处于朦胧,恍惚的气功态。 有1——空1,是指意识脱离事物的缠绕进入了气功态。
比丘们都在全然的静默中聆听着。佛陀的话,给他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过了一会儿,佛陀又拿起那空碗,说道:“比丘们,这碗并不能独立存在。它在这里,是有赖所有其他非碗的存在物,如泥土、水、火、空气、陶匠等所致的。一切世法也如是,每一法都与其他法互依而存。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循着相切和相即的原理。
空与有,佛法中的‘空’和‘有’只是两个同义的字,而非是相对的两极。佛法的要旨,只是教人离执,只有离一切执,才能还我原来面目,也才有自由自在分,让生命安顿在原本无量、无限的实际理地。原文解释 印度佛教哲学中两个基本概念和术语。“空有”源出“无有”。《梨俱吠陀》的《有无歌》说:“有既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