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空:比第一义空更进一步,既不落“空”也不落“有”,达到“空有”不二的正定。 大空:这是指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正定。 合空三昧:又名般若波罗蜜,合就是合无所合,内外皆“空”的正定。 起空:这是指起无所起的正定。 如实:这是指真实理体,没有一切分别的“空”的正定。 不捨离:这是指离无所离...
空三昧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复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则为三三昧。就果而言,则为三解脱。更多:https://www.bmcx.com/...
三昧、等持,均为定之异名。重空三昧为‘空、无相、无愿’等三种三昧之对称,其每一三昧各多一‘空’、‘无相’、‘无愿’等字,故称重空三昧。即:(1)空空三昧,又作空空等持、重空等持。无学(阿罗汉)先以无漏智观诸法之‘空、无我’,称为空三昧;更以有漏智观前之空智为空相而厌舍之,称为空空三昧...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句佛经名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色并非指女色,空也不等同于虚无。要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需从佛教的基本教义入手。佛教的核心教义被称为“四谛”,即苦、集、灭、道。苦谛揭示人生是苦的,包括生老病死等众多苦难。集谛分析痛苦和烦恼的根源,认为宇宙万物及现象并非...
「三三昧」的含義:「空三昧」是指觀五蘊無我、無我所。或了知一切諸法實相是畢竟空。「無作三昧」是不為任何事的因緣而起三毒。或不著於有、不著於無及不願求一切。(所以又稱作「無願三昧」)「無相三昧」是遠離五塵相或男女相及對一切法不受不著,而又對一切相不憶念。上述三種三昧,可以讓我們進入平等...
我们此世界也一样,所有的五欲六尘,你以为有,所以染著,所以取舍,所以矛盾,所以斗争,所以奋斗,其实到了一看,什么都没有,是空的,“唯有业随身”哪,这叫所谓空。空,是要体现在行为上,不再计较、不再分别、不再去管此世界的一切叫空,若管了就不叫空。空之三昧 恭录于《贤护经》学讲记 抄写《这...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佛经名言,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们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说和尚看破红尘,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实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要认识此言的真正含义,还得从佛教的基本教义说起. 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
三种三昧,叫做空、无愿、无相三昧。为圣住。空、无愿、无相,为圣住。三种三昧,为什么讲三种三昧?这三种可以让你进入定。可以让你进入定,譬如说你修空观,心就安住在无所住里面,你无愿就是无所求,没有愿,我无所求。如果把那个无愿当作是无求,那意思更清楚。空、无求、无愿,就是无相,无所求,是不是啊...
生空三昧 佛学术语,指观想众生乃五蕴之假和合而无实体之理的禅定。秘藏宝钥论卷中(大七七·三六六上):‘生空三昧,知神我之幻影(阳)。’观察一切众生皆缘生性空的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