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穴虻 印穴虻属中国印穴虻(学名:Vermitigris sinensis)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穴虻科印穴虻属的动物。 燕山潜穴虻 潜穴虻属燕山潜穴虻(学名:Vermiophis yanshanensis)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穴虻科潜穴虻属的动物。 武当潜穴虻 潜穴虻属武当潜穴虻(学名:Vermiophis wudangensis)是动...
【虫谱大观】穴虻科 Vermileonidae 穴虻科 Vermileonidae 隶属于双翅目,种类仅约50种。成虫体中型;毛短且无明显的鬃;触角柄节比梗节长;足细长,后足较前足与中足长;腹部细长,基部较窄细。成虫寿命较短。 潜穴虻 Vermiophis sp.,头短宽,半球形;胸部粗大,背隆起,黑褐色,足细长,黄褐色;腹部狭长,具黄褐色...
穴虻是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穴虻科Vermileonidae昆虫的统称。此前,穴虻科昆虫全球记录了12属64种,在我国仅报道了两属(潜穴虻属VermiophisYang, 1979和印穴虻属VermitigrisWheeler, 1930)。穴虻幼虫的捕食习性和一些脉翅目蚁蛉科蚁蛉亚科的幼虫(蚁狮)十分相似,即在干燥或湿润的细砂土中挖出漏斗形...
大理苍山发现穴虻科一新物种 #大理 #新物种 #生物多样性 - 风花雪月号于2024082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22.0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近日,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动物生态学团队在大理苍山发现了1个昆虫新物种——苍山潜穴虻Vermiophis cangshanensis Li, Zhao & Wang, 2024。图1 苍山潜穴虻Vermiophis cangshanensis Li, Zhao & Wang, 2024 A. 雄性;B. 雌性 穴虻是双翅目、短角亚目、穴虻科昆虫的统称。此前,全球记录了穴虻科昆虫...
双翅目穴虻科 云南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动物生态学团队在大理苍山发现了1个昆虫新物种苍山潜穴虻。作为双翅目短角亚目穴虻科的一员,其家族在全球范围内已记录有12属共64种之多,但在中国境内,此前仅有两属被正式报道,分别是潜穴虻属与印穴虻属。值得庆贺的是,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8月在国际权威...
穴虻科Vermileonidae 现代昆虫的特征: 1、体中型,体长5~18mm。 2、触角柄节比梗节长。 3、足细长,后足比前、中足长。 4、翅基部比较狭窄。 5、腹部细长,基部较窄。 西藏潜穴虹Vermiophis tibetensis, 头短宽,半球形,胸部粗大,背隆起,黑褐色,足细长,黄褐色,腹部狭长,具黄褐色条纹。 古生物特征: 参考阅...
穴虻科潜穴虻属四新种记述:(双翅目:短角亚目) fz7弓 VolI15NO.2 June,1993 穴虻科潜穴虻属四新种记述 (双翅目:短角亚目) 杨墼隧●r———一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北京市】00094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湖北省武设市430070 岛;}} 夕.幺7 关键词双翅目穴虻科潜穴虻属新种 _'——一,——~...
【摘要】穴虻科(Vermilionidae)的潜穴虻属 (Vermiophis Yang)自1979年以陕北的甘泉潜穴虻(V.ganquanensis Yang)为模式种建立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兴趣与重视,一些同志如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刘思孔、北京农业大学的李法圣、山东农业大学的墨铁路、甘肃文县农校的刘松林等,协助采集或寄送标本,对他们的帮助与支持作者...
印穴虻属(Vermitigris)是W.M.Wheeler(1930)在《尘埃中的恶魔》一书中根据幼期虫体建立的,他以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Kondi,N.Sumatra)的几个幼虫和一个蛹描述了一个新属种vermitigris fairchildi Wheeler.后来,F.W.Edwards(1932)研究了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马来亚吉隆坡附近(Batu Caves,near Kuala Lumpur)以及雪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