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曹操得知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绍趁曹操不在许都,袭击许都,把汉献帝搬回自己的根据地邺城,当吉祥物在那摆着。曹操一看袁绍要对汉献帝下手,赶紧撤了穰城之围,准备回许都。但张绣随后来截击,堵住了曹操的退路,曹操只好命令士兵一边扎营一边撤退,防备敌军进攻。而且曹操还写信给留守许都的谋士荀彧:“就是他们...
曹操在清水之战失利后,急于扭转局势,决定不采纳谋士荀攸的谨慎策略,于同年三月领兵南下,对张绣控制的穰城实施包围。在这期间,他得知谋士田丰建议袁绍乘虚攻打许都,意图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因此立即撤离穰城,撤退过程中,张绣紧追不舍。五月,刘表的荆州军占据了战略要地安众,切断了曹军的退路,...
七月,曹操回到许都。荀彧问曹操写信之际如何得知必可败张绣,曹操答:“敌军想阻拦我军撤退,迫使我军决一死战(韩信曾经背水一战,结果大败项羽,用在这里也是一个道理),我便知道这场战斗必胜了。”讲完了穰城之战,我们便把目光转移到建安四年,来看看张绣是如何投降曹操的吧: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
穰城之战,发生在曹操与张绣之间的军事冲突中。曹操在击败张绣后,张绣并未就此屈服,而是退往穰城(今河南省邓州市),并与刘表联合。张绣利用曹操进攻袁术的时机,频繁攻打叶县(今河南省叶县南部),从而对曹操的根据地许昌(今河南省许昌西南)构成了威胁。次年三月,曹操再次对张绣发起了攻势,对穰...
襄阳方面说曹操“困于南阳”指穰城(今河南邓州)之战,大错特错!因为他们不知道曹操在穰城是胜利还是失败。穰城之战发生在曹操第三次南征张绣的时候,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围张绣于穰,那么“困于南阳”不可能指穰城之战。射虎老师认为“困于南阳”指接下来的安众之战,因为安众之战异常惨烈。当年五月...
穰城之战 东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司空兼车骑将军曹操进攻张绣,在穰城(今河南邓县)进 行的作战。此战显示出曹操善于在失败中捕捉战机,抓住决战关键,集中兵力实施突袭的英勇果断和指挥才能。 送TA礼物 1楼2011-03-31 12:27回复 老家在邓州 正式会员 5 张绣被曹操击败后退往穰城...
曹操在清水之战失利后,急于尽快消灭张绣与荆州牧刘表联合势力,而不纳谋士荀攸关于暂缓出兵待机破之的建议。于是年三月,率军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此时,曹操闻悉谋士田丰劝冀州牧袁绍趁虚袭取许都(今河南许昌东),欲迎献帝号令天下,立即从穰城解围撤退。张绣率兵尾随追击。五月,刘表派荆州军...
今天发现的,大家说不..穰城之战东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司空兼车骑将军曹操进攻张绣,在穰城(今河南邓县)进 行的作战。此战显示出曹操善于在失败中捕捉战机,抓住决战关键,集中兵力实施突袭的英勇果断
穰城之战是指东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司空兼车骑将军曹操进攻张绣,在穰城(今河南邓州)进行的作战。此战显示出曹操善于在失败中捕捉战机,抓住决战关键,集中兵力实施突袭的英勇果断和指挥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