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传播的病毒病流行地区,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秧田,可以防虫并阻止飞虱传毒。 3、化学防治 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虫情,可采用达标防治和控制主害代的策略。稻飞虱具有突发性,化学防治是重要的应急措施,但不能见虫就打药,仅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进行防治。由于各地...
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一般利用风力从南方地区进行迁移,主要靠大风强降雨天气迁入。稻飞虱迁入后,高温高湿更有利于稻飞虱生长繁殖,使虫口量剧增。水稻种植中若氮肥适用量过大,则易造成水稻植株长势过旺,叶片嫩绿,含有丰富的汁液,且田间密度过大,很早就封行,利于...
(3)为了减轻稻飞虱带来的危害,可在稻飞虱混发的高峰期前,就使水稻分蘖结束。(4)通过合理的灌溉,促进水稻植株健壮的生长,以提高其抗逆性。3、药剂防治:复配的药剂,不论是速效性还是持效性都比单剂药更好,所以当稻飞虱发生时,可以选择烯啶·吡蚜酮等来进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选择在温度高且光照强...
防治适期是在若虫孵化期,一般早稻在穗期要重点用药,中晚稻从分蘖期就需要重视用药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华生稳敌30%噻虫嗪悬浮剂、华生双虱20%吡蚜酮悬浮剂等。水稻齐穗后,稻飞虱发生严重还可用敌敌畏拌细沙土撒施进行防治。2、用吡蚜酮怎么样?吡蚜酮稻飞虱爆发期特效药。作用方式独特,害虫一旦接触到药剂,...
稻飞虱,俗名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分布在中国各省,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 (1)褐飞虱 (2)白背飞虱 (3)灰飞虱 稻飞虱寄主有水稻、英白、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看麦娘、稗草等禾本科植物,是农业的重要害虫,可传播植物病毒病,如稻黑条矮缩病、小...
迄今为止,已经就水稻、3种稻飞虱及其传播的5种病毒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揭示了5种病毒在稻飞虱体内的复制和增殖机制以及传播方式,并且明确了水稻抗病毒的主要机制:1)通过植物抗性基因或防御信号途径限制病毒在植物体内的运动、增殖;2)依赖小RNA的病毒RNA沉默机制;3)依赖泛素-蛋白酶体的蛋白质降解途径等[48]。此外,还...
稻飞虱主要有白背飞虱、灰飞虱和褐飞虱三种类型。白背飞虱主要为害早稻、中稻,前期发生较多,可使用烟碱类杀虫剂如烯啶虫胺、呋虫胺防治。灰飞虱主要传播黑条矮缩病,可通过噻虫嗪拌种预防。褐飞虱是一季稻和晚稻为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属于迁飞性害虫,台风等是其主要传播媒介。稻飞虱有群集为害的特点,一夜之间...
稻飞虱的长翅型成虫具备长距离迁飞能力,它们通常群集在稻丛下部的茎秆上,以刺吸方式吸取汁液。当受到惊扰时,这些飞虱会跳落水面或迅速逃离,同时它们还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偏好嫩绿植物。然而,灰飞虱的趋光性则相对较弱。稻飞虱的越冬虫态和区域因种类而异。例如,褐飞虱在广西、广东南部至福建龙溪以南的地区,各...
近日,记者深入南川相关乡镇,看当地农技人员如何打好稻飞虱阻击战。当西南季风在印度洋上刚刚形成,南川区植保植检站高级农艺师曾凡华就开始忙碌起来。起飞,升空,一群“空军”开始北上。它们从菲律宾、越南出发,经过云、贵、两广等地区,来到南川。驭风而动的“空军”,是以稻飞虱为主的昆虫大军。今年,由于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