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翼稳定的机制在于通过提升升力和阻力,将气动压力中心(Cp)移至重心(Cg)之后,形成抵抗偏转的力矩,从而确保稳定性。在尾翼缺失的情况下,多数射弹的气动压力中心会前置于重心,导致弹体自身难以实现稳定,即所谓的静不稳定状态。传统的子弹与炮弹便属于此类。要使静不稳定的射弹实现自行稳定,需要为其赋予一个以...
T300两种系列的HEATFS,测试及实战结果表明,高性能尾破可以对装甲目标产生可观的毁伤能力,而作为尾破的核心所在,引信的性能直接影响了尾破大倾角下破深以及可靠性,于是,PIBD系列引信应运而生并很快投入到T108,T300,T384系列尾破上。
滑膛炮可以使用的弹药种类其实是比较少的,主要就是APFSDS——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HEAT-FS——尾翼稳定破甲弹和HE-FS——尾翼稳定榴弹。 算上苏联独有的炮射反坦克导弹也就只有四种。 我将会按照如上顺序来一一介绍,不过这一期先介绍APFSDS。 从左到右依次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尾翼稳定榴弹和尾翼稳定破甲弹 尾翼...
AMR的名字暴露了它的身份,即Anti-Materiel Rifle,反器材步枪。只不过在西方语境中,Rifle是指带有膛线的长枪,而这杆AMR是滑膛枪,发射专属的14.5x207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弹头分为带尾翼的钨芯侵彻体以及一个出膛即脱的塑料弹托 它的弹匣位置非常鬼畜,在弹膛右侧以斜45°角放置,不是很懂为啥要这么摆。...
尾翼稳定弹体自旋的原理是利用弹体尾部的尾翼产生空气动力学力矩,使弹体产生自旋运动。当弹体尾部的尾翼受到气流的作用时,会产生一个偏转力矩。这个力矩会使弹体绕其飞行轴线产生旋转运动,从而实现自旋稳定。 尾翼稳定弹体自旋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弹体的稳定性和命中精度。通过产生自旋运动,弹体在飞行过程中可以保持稳定...
于是这种新概念炮弹就变成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rmor-piercing fin-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APFSDS)。同时,虽然在理论模型中,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穿甲体长径比越大越好,但在现实中我们还必须考虑穿甲体强度的问题——越细越长的物体越容易被折断,这同样是基于杠杆原理。而一旦穿甲体在穿甲的过程中被折断,...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rmor Piercing Fin 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APFSDS)是目前反坦克火炮的主要弹种之一,一般由大口径滑膛炮发射,脱壳穿甲弹的威力一般也是衡量坦克火炮威力的最重要的标准。 各国的最新型主战坦克除英国,印度,中东等一些小国仍然使用线膛炮以外,绝大多数国家已经转而使用滑膛炮。在衡量穿甲...
1975年,布尔日完成了第一种可用的杆式穿甲弹研发,从图中可知被指定为XCT-120-43,该弹作为法国第一种杆式穿甲弹仍然有许多不足,例如弹芯长径比极低,因此很快就催生了法国正式的第一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FAC)。 法国早期120杆式穿甲弹发展 1975年,法国陆军对其装备的AMX-30启动了称为‘Valorisé’的战斗...
当然需要旋转,尾端翅翼稳定脱离弹壳穿甲弹就是通过旋转来保证弹道的稳定的,而尾端翅翼是让尾端翅翼稳定脱离弹壳穿甲弹在飞行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和提供飞行助力而存在的,正是因为尾端翅翼稳定脱离弹壳穿甲弹能够保持弹道稳定才能够从而保证射击的精准度。不过尾端翅翼稳定脱离弹壳穿甲弹是依靠尾端翅翼旋转的气流来保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