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增强基准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还进行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稳健性检验。(1)利用LP法对企业TFP进行重新测算,替换原有OP法得到的指标进行再次估计。(2)将样本截止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全国推行之前的2018年。(3)考虑在不同地区内的各...
常用的稳健性检验的角度包括变量替换法,改变样本容量法,分样本回归法,补充变量法等,下一章节中笔者将...
Fiss (2011)的经典研究中就进行了简单的稳健性与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es),对文中所分析的三个条件使用了不同的交叉点(+/-25%),随后指出没有实质性变化:“Minor changes are observed regarding the kind of neutral permutations that occur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number of solutions and subsolutions...
1. 模型再抽样检验法。这种方法通过重新抽样或使用不同的子样本来评估模型的稳健性。重新抽样是为了观察模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比较在不同子样本下模型的性能来判断模型的稳健性。当模型在各种子样本上表现相似时,可认为模型具有稳健性。2. 交叉验证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模型验证方法,通过将数据集分...
稳健性指的是一个系统、模型或理论在面对各种变化、干扰或不同情境时,能够保持其性能、结果或结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能力。以下是 1. 稳健性的基本含义 稳健性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概念,它强调系统、模型或理论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能够保持其功能和性能的稳定。无论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
财务稳健性是用于衡量公司价值最重要的指标。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和部分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保持企业财务的稳健性,有利于促进企业业务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Basu(1997)首次对会计稳健性进行实证研究,开辟了会计稳健性计量的先河,自此,学术界提出了很多计量会计稳健性的方法,主要有:1.盈余一股票报酬计量法(AT)。Basu(1997)认为,会计稳健性意味着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应比对“好消息”的反应更为及时充分,或者说会计盈余对差的市场回报就会更加敏感。因此,Basu(1997)采...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稳健性检验方法。 1.离群值检验。 离群值是指在数据集中明显偏离其他观测值的数值,它可能会对统计分析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离群值检验是稳健性检验中的重要一环。常用的离群值检验方法包括箱线图检验、Z-score检验和Grubb's检验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数据集中的离群值,并对其...
稳健性检验是指模型的稳定性,使用多种形式时模型均稳定,应该显著的项还是显著,不显著的依旧不显著。一般情况下建议在线性回归时考虑加入控制变量,和不加入控制变量两种情况下对比模型的稳定性,当然也可以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比如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分层回归等,多种方法测试同一个变量的显著性情况是否有着变化,...
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