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是邓小平针对1990年前的国际局势提出来的。面对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而出现的不稳定形势,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邓小平在提出这个思想时还强调了“决不当头”。实际上,“韬光...
【党史故事】邓小平提出对外工作指导方针 1989年9月4日,面对苏东剧变和西方国家制裁,邓小平提出一整套外交战略作为我国在世界上的自处之道。这就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 上世纪80年代末,面对...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邓小平认为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其国家利益的核心是主权。在处理国际事务上,采取“28字方针”。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香港回归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就是...
邓小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有所作为。#战略思维 - 小平故里新青年于2024010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91.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邓小平提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方针,其核心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在当时,这对中国来说,主要是“韬光养晦”,即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下,改变计谋,卧薪尝胆,隐居待时。“韬光养
1.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2.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3.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4.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