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从夏朝到清朝,税收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几度变迁,沿着人头税力役为主→人头税和土地税并重→土地税为主的方向转变。夏·贝币·贡法·我国最早的税收制度商·青铜贝·井田制·借民力耕公田春秋战国·布币·初税亩·不分公田私田北魏·铜钱·...
红税工税务博物馆 收集、整理、研究、展览,中国近代财税历史资料 李予昂(1901-1985),原名育智,字遇庵,亦作遇安,又名李明善、山西省平遥西达蒲村人。(1949——1958)税务总局局长,1958年调任山东省副省长,晚年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协山东分会名誉主席等职。 李予昂的祖上是山西晋中有名的颜料商人,清末民初社...
海关征税时分货税和船钞两部分,货税征收无一定税则。 清朝的契税,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清政府规定民间买卖土地,由买主按买卖价银每两纳税三分,典契在十年内的可不纳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田、房不分典卖,都按契价每两征银二分。 中国古代税收史的演...
陕甘宁边区税史编写组组长是石子珠前辈,从1982年下半年开始,到1984年初,稿件基本完成。图为石子珍前辈(左)、石子珠前辈(右)兄弟二人及子女 1984年5月26日,在陕西省户县,举行陕甘宁边区税史编写工作报告会。给全国各地原陕甘宁边区税务系统的老前辈们,包括:李予昂、罗东明、南屏、陈大伦等发出邀请信,...
特别感谢平遥县古城书画院院长郭保旺老师,他是李予昂前辈的忘年之交,在传统文化上曾经得到过李予昂前辈悉心指导。 2021年5月,《李予昂遗翰》发布会召开时,李予昂亲属返乡参加。 这本画册为红税工税史学习小组提供了很多关于李予昂前辈的事迹、图片等珍贵信息。
从1921年到现在100多年,新中国成立距今也已经七十多年了,红色税史上有一些关键节点值得记录。 1996年,国家税务总局编辑过一本《税务总局45周年》由中国税务出版社出版。 序言部分如下: 国家税务总局的前身是财政部税务总局,成立于1950年1月1日,1949年1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
红税工税史学习小组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红色税史人物的事迹整理研究工作,经过几代人数十年收集整理研究,以亲历者口述、日记、笔记为线索,以历史资料为佐证,现已完成红色税史人物霍维德、曹承宗、李予昂、崔敬伯、王南秋、李周行、任子良、罗东明、顾准、林斌、石英、赵子尚、马应中、贾林、王一平、林梦非等前辈...
国家税务总局枝江市税务局实物陈列室陈列着一套包含2张正契、2张草契、一张契税缴款书、12张印花税票、1张收据在内的1953年房产土地过户资料,它是由宜都市居民交存的,反映见证的却是枝江市的变迁和税史。 收录资料颇费周折,保存者原打算当传家宝的,经税务...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聚宝盆探秘(一)——红色税史 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说:“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领袖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奋斗历程中的重要地位。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在红色税史中占有的地位之重要也不言自明。八十年初期,财政...
贡、助、彻中国赋税的起源税收历史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推动税收制度的逐渐完善,税收制度的完善也推动国家生产力的提高,国家发展和税收制度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夏、商、周三代的主要赋税制度,相传为“贡”、“助”、“彻”。在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的首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