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记者了解到,今年程乐松就心理健康领域带来了“关于加强幼小阶段人格教育的建议”。“我本身是做文化研究的,对人格的自我养成非常关注。”程乐松分析,现阶段,中等和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和心理问题固然有过度社会竞争的因素,但自小的人格培养环节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在其看来,目前社会上大量存...
此去鹏程万里,燕园始终在你身后。又是一年毕业季,我们与你一同分享感动与记忆。 尊敬的张尊超先生、刘黄女士、关成华学长、韩水法老师,以及各位在座的老师、同学们,还有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座的、我的老师和同事们,以及部分毕业生...
2022 - 程乐松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奠基与敞开:玄义在汉魏时期的融贯与分途 2022 - 程乐松 -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洞见与鸿沟——《论家:个体与亲亲》与重建家的哲学 2022 - 程乐松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涵泳与截...
程乐松:首先,关于明帝梦西方金人、派人去西去求法的问题,学界已经有大量研究来反驳这样的叙述。佛教进入汉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西域的商路以及沿着商路展开的人员与观念交流,佛教最初就是由西域的胡人传播的。在曹魏鱼豢所撰的《魏略·西戎传》中...
作者简介程乐松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本文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 年第3期,引用 / 转发等请据原文并注明出处。参考注释请参见原文。灵验与虔敬:信仰的一体两面摘 要:在信仰叙述中时常被强调的灵验是信仰真理与日常经验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既可以从信仰的视角进行讨论和分析;也可以被纳入...
11月16日下午15时,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程乐松教授做客华东师范大学第65场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哲学之道”第十九届博士生学术论坛名家讲演,在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作了题为《以时间之幕“重思”——历史书写与理解的双向分析》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华东师大哲学系副系主任朱承教授主持。
程乐松:从哲学史出发的中国哲学 程乐松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早期道家哲学、两汉思想史与道教思想史。“述而不作”是孔子对自身思想实践的基本定位,背后既有一种独特的历史意识,又体现了古代中国思想建构中的“普遍主义”特色。“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期许并不是一种保守主义,而是一个为持续的哲学...
妙回避了真的问题,但能够从美来看,或者说,妙否定了真,但肯定了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物的体验的不同方式。显然,这种体验的不同方式有它的共同点,也有它的差异性。“藏在博物馆里的精神启示”活动现场,从左至右:李溪、唐文明、程乐松、张曦(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完整视频:https://b23.tv/i2w0UPN, 视频播放量 3676、弹幕量 6、点赞数 187、投硬币枚数 20、收藏人数 143、转发人数 24, 视频作者 北大文研院, 作者简介 涵育学术 激活思想,相关视频:程乐松:道教的现代困境,程乐松:道教中的长生及其神秘性,程乐松:日常对长生的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