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为: 1、稀释前溶液质量×稀释前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 2、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 注意: 当溶液为饱和溶液时,增加溶质不会改变溶质质量分数。 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但体积不可以相加。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稀释定律 百度百科——配制溶液 ...
稀释定律由威廉·奥斯特瓦尔德提出,最初用于弱电解质的离解平衡研究,但推广后适用于所有稀溶液体系。它强调在稀释或浓缩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即浓度与体积的乘积)恒定,与溶液体积变化无关。例如,将1升浓度为0.5 mol/L的溶液稀释至2升,浓度降为0.25 mol/L,但溶质的总量(0.5 mol)不变。 ...
意义:揭示稀释对弱电解质离解度的影响规律,指导离解度与浓度的计算及溶液配制。 1. **判断题目完整性**:问题包含稀释定律的定义及意义,未缺要素,完整。 2. **分析答案核心**: - **定义**:奥斯特瓦尔德稀释定律指出,弱电解质稀溶液中离解度 (\( α \)) 随浓度 (\( C \)) 降低而增大,但离解...
稀释定律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原理,它揭示了溶液在稀释或浓缩过程中溶质物质的量守恒的现象。通过理解和应用稀释定律,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并在实验中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实验安全,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稀释定律的表达式通常有两种形式: 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表示法: [ C_1 \times V_1 = C_2 \times V_2 ] 其中: (C_1) 是稀释前溶液的浓度(通常以质量/体积的百分比或克/升表示)。 (V_1) 是稀释前溶液的体积。 (C_2) 是稀释后溶液的浓度。 (V_2) 是稀释后溶液的总体积。 这个公式表明,在稀释过...
稀释定理是威廉·奥斯特瓦尔德提出的一个关于离解常数与弱电解质的离解度之间的关系。 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溶液进行稀释和浓缩时,溶质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 度×稀释后体积。即: C1×V1=C2×V2。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 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原理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
稀释定律名词解释 稀释定律是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进行稀释和浓缩时,溶质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 度×稀释后体积。 稀释,英文是dilution,指对现有溶液加入更多溶剂而使其浓度减小的过程。在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减小,但溶质的总量不变。
溶液稀释和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1)稀释定律:c1V1=c2V2。(2)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c1V1+c2V2=c(混)(V1+V2)。(3)混合后溶液体积改变:c1
溶液稀释和混合的计算(1)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③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混合计算①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1V1+c2V2=c混×(V1+V2...
### 稀释定律的概念 **一、定义** 稀释定律,也称为溶液稀释原理或浓度变化原理,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添加溶剂(如水)或减少溶质时,溶液的浓度会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医学及日常生活中。 **二、基本原理** 1. **溶质守恒**:在稀释过程中,虽然溶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