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自体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内瘘长度可选择性强,术后不需要较长的成熟期,一般手术后2-3周浮肿消退后即可使用。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现如今人工血管的使用寿命已经大大延长,定期通路随访和干预可以使移植物内瘘透析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人工血管内瘘术式图 人工...
首选前臂“U”形襻式内瘘,可有效利用人工血管长度,增加穿刺面积,并尽可能保留近端血管以便后续建立内瘘使用。前臂AVG流入道动脉常选择肘部肱动脉,流出道静脉选择依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肘横纹下,肘横纹上)、贵要静脉(肘横纹下,肘横纹上)及肱静脉( 图1 A~B...
熟练掌握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方面通路的建立和维护,能够开展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高位瘘、流出道浅表化,限流和整复、动脉瘤的修复、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DSA引导下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腹膜透析导管置入、中心静脉置管(包括临时导管及半永久导管)和维护等。
近日,我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团队顺利完成两例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为两位血管条件不佳的患者建立了血液透析通路,填补了我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难度大,对手术医生血管吻合技术要求非常高,我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团队在科主任魏立新的支持下,邀请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
终末期肾病(ESKD)患者在进行长期血液透析前,通常会建立一条血管通路。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动静脉内瘘(AVF)和移植物内瘘(AVG)。在老年ESKD患者中,哪一种更好呢?既往对这两种手术并未有太多的对比研究,近日有学者在Kidney 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AVF和AVG对比研究结果 ...
动静脉移植物内瘘(AVG)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狭窄、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对于狭窄问题,通常采用腔内技术进行处理,而在特殊部位则可能需要采用外科修复技术,如旁路、间置或补片等。血栓的处理则通常包括血栓减容和纠正狭窄两个步骤,前者可以通过导管接触性溶栓、腔内介入技术、外科修复技术或杂交技术来实现。在感染的处理...
移植物内瘘是指通过自体血管移植或人工血管连接肢体动脉和静脉而建立的人工血管通道。自体血管移植常选用大隐静脉。人工血管常采用聚四氟乙烯管,20~40cm,内径4~6mm。移植物内瘘再开放率低,感染、血栓等并发症较高,不作为首选,在自身血管耗竭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
动静脉移植物内瘘(AVG)是国内外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替代通路类型,但我国AVG的使用远未满足临床需求。现有研究显示,AVG的通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传统认知,足以支撑其成为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通路类型之一。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患者和移植物可以改善AVG结局。未来需要开展更广泛的临床研究助...
汇报人:文小库;目录;01;定义;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患者群体、手术技术和术后护理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术后护理的改善,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有所降低。;;02;;;03;;;04;;手术过程中需保持无菌环境,避免感染。;;定期随访;05;;溶栓治疗;;;06;;;...
感染主要发生于移植物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点(62.1%),微生物培养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1.8%),AVG 感染 干预后复发率为13.9%.卡方检验显示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患者在白细胞,降钙素原,病原 菌感染,发热,感染段局部皮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犘<0.05),但 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 显示这些感染学指标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