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三十七引《古今录验》。主治①《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服石药后饮酒,热盛充满经络,心腹少胀,欲心下瘤瘤不消,或时聚如坚,随复消者;或发黄,小便赤,心坚痛者。②《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伤寒心神烦躁,口干烦渴。组成 秦艽三两(细切)。用法用量 以牛乳...
药方名称秦艽汤 别名秦艽牛蒡汤(《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处方秦艽(去芦)30克、防风(去芦)黄芩麻黄(去节)甘草(炙)玄参(去芦)犀角屑牛蒡子(炒)枳壳(去瓤,麸炒)川升麻各22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疏风凉血,清热解毒。治风热毒气,客于皮肤,遍身疙瘩,形知豆瓣,堆累成片,皮肤瘙痒。
独活、秦艽、川芎祛风湿,清虚热,活血止痛;防风、苍术祛风湿,利关节。 重要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多因风湿乘袭,留滞经络所致。症见腰背重痛,转侧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自汗身重;或见浮肿,脉多浮涩。治宜祛风化湿。可用羌活败毒散、独活秦艽汤、五加...
蠲痹秦艽汤,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我国很多的药物学著作中都将其列为上品,且记述了蠲痹秦艽汤的神奇功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处方】秦艽、防风、独活、白芍、五加皮、川续断、防己、牛膝、杜仲、黄柏、羌活、生地、当归身、薏苡仁、苍术、肉桂。【功能主治】痹症。【用法用量】...
秦艽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校注妇人良方》卷三。主治1.《云岐子保命集》: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格,知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2.《医门法律》:阴虚不能养筋,筋燥而手足不能运动,指爪干燥,属风热甚者。3.《医宗金鉴》:喁斜偏废。具有养血荣筋之功效。组成...
秦艽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略六书》卷三十。主治产后瘛疭,脉浮虚数者。组成 秦艽二钱,人参一钱半,防风一钱半,当归(酒炒)三钱,川芎一钱,黄芪(酒炙)三钱,炙草一钱半。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入竹沥一杯,姜汁一匙,温服。主治 产后瘛疭,脉浮虚数者。附方 名称:秦艽汤 组成:秦艽(去苗)二两,甘草...
秦艽汤 9.2 秦艽汤的别名 秦艽牛蒡汤 9.3 组成 秦艽(去芦)1两,防风(去芦)7钱半,黄芩7钱半,麻黄(去节)7钱半,甘草(炙)7钱半,玄参(去芦)7钱半,犀角屑7钱半,牛蒡子(炒)7钱半,枳壳(去瓤,麸炒)7钱半,川升麻7钱半。 9.4 主治 风热毒气客于皮肤,遍身生(疒咅)(疒畾)如麻豆。 9.5 秦艽汤的...
独活秦艽汤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方剂剂型: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药酒、冲剂、口服液剂、胶囊剂、片剂...
【处方】秦艽4钱,川羌活3钱,红木香3钱,大力子2钱,独活2钱,元胡索2钱,威灵仙2钱,芫荽子2钱,桃仁2钱,乌药2钱,茜草2钱,江枳壳1钱,红花1钱。【功能主治】痧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痧症旨微集》以上就是利用经验秦艽汤治疗疾病的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常识问题了,最后提醒一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