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秦直道南起咸阳的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北至九原郡,穿越 14 个县。路面最宽处约 60 米,一般亦有 20 米。建成之后的秦直道在清朝之前都在使用,至清朝时逐渐废弃。20 世纪 70 年代时,考古学界重新展开了关于秦直道的研究,关于秦直道的走向问题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2009 年,延安市境内的秦直道经...
秦直道是我国境内保存下来的为数极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遗址之一,而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境内的秦直道遗址,是全程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直道遗迹沿150度左右的方位直线北行,绝无弯道,虽历经两千余年风雨侵蚀,尤能领略其“直道”雄风。 扶疏子 5分 超棒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阻止...
游玩过秦直道的人,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遗存2000多年的秦直道,现在看起来大部分路段依然完好,给人恢弘大气的感受,越野车完全可以在路上自由驰行。某些路段,只要稍加修整,即使是一般汽车,也能通行。以至于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秦直道2000多年来不见长草。那么,在古代没有水泥、沥青等筑路材料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建筑工艺,和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说到这,就不得不再次感叹古人的智慧了。秦直道所使用的土壤经过了特殊处理,内部添加了烧制好的土壤,这使得道路的土壤变得更加坚实耐用,且不利于草木生长。另外,在土壤中还添加了盐碱,进一步的压缩了野草的生长空间。因为西北地区的野草,并不适应盐碱地...
秦直道南起咸阳的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即今陕西淳化县北,北至九原郡,即今内蒙古包头市西。据考证,秦直道穿越 14 个县,全长约 800 千米。路面最宽处约 60 米,一般也有 20 米。它宛如一条巨龙,贯穿南北,在古代交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连接秦朝都城与北方边境的重要通道。(二)不同地区的特色 ...
时至今日,2000余年时光已逝,这条长约800公里的秦直道依然横亘在我国西北大地,令人惊异的是,直道有的地段依然寸草不生,能够完全达到使用标准。堪称高速公路的“秦直道”秦直道南起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个县,全长800余公里。秦直道...
和长城一样,秦直道是秦帝国缔造的奇迹,它全长超过800公里,路面最宽达60米,横跨了陕西、甘肃、内蒙三省,穿越14县,被称为秦代的“高速公里”。更让人惊叹的是秦直道的工程水平,在距今两千多年,没有先进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连混凝土都没有的古代,秦人修建的直道却技艺精湛,平坦坚固,从秦汉一直使用到清代...
“秦直道”,也称为“秦岭山脉南北走向的主要交通干线”。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条重要的交通路线,也是一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古道。据传,这条古道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从未长草,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传奇。然而,这个传说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呢?一:何时传播不长草的说法?这条道路是在秦朝时期建成的,主要是用来连接关中和...
秦直道从陕西咸阳出发,经过内蒙古的阴山,以堑山为主,低凹处增土夯筑,遇河架桥,直通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全长700多公里,路面平均宽度约30米,最宽处约80米,30多万大军利用两年半时间修建而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直道”之一。 1974年7月,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的田广金...
路是神圣的,联通彼此。然而秦直道这条距今2200多年的神秘古道,被誉为人类筑路史上一座自然博物馆,岂能不去?时值春月,同友人一起探寻“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见于《史记·始皇本纪》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直通之”。从《史记》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