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离家干啥去了?次句“秦淮河上数风流”紧承上句,给出答案,原来她们去当了秦淮歌女,甚至有些人命运更为悲惨。第三句“笙歌散尽游人去”是“转”,别看歌女热闹、风流一时,引来无数多情的目光,但当笙歌散去,继而当红颜老去,青春不再,那时留给她们的是什么?第四句“寂寂江心明月楼”是“合”,属...
李香君是秦淮八艳之首,本姓吴,出身明末的宦官世家。3岁时父亲被魏忠贤陷害落马,李香君开始了流落街头,乞讨为生的日子。8岁时一个名叫李贞丽的女人,收养了她,她也在这一年开始了李香君传奇的一生。李香君不仅人长的漂亮,还聪慧过人,音律诗词,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尤其擅长南曲,只要她一开口,无论男女老少都会...
且听我道来:我这首《秦淮歌女》,那可是地铁上spontaneous creation的艺术品!五分钟,不带一点犹豫,直接嗖嗖写完,比外卖小哥送餐还快。读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一瞬,我脑子里就跟开了挂似的,蹦出一句"寂寂江心明月楼",绝了!且说这首诗的套路,那可是老子诗词高手才能玩转的把戏。平仄?那是小...
关于柳如是这个明朝末年的奇女子,她身上主要有两点尤为传奇。至于她的出身,其实和许多苦难者一样,年幼时即被贩卖,从此流浪江湖,出没于秦淮河畔,因富有才气,又成为“秦淮八艳”之一。崇祯年间嫁给一个大学士,这段经历对她很重要,这个状元出身的大学士很是喜爱柳如是,因此常常教她写诗读文。 后来这位大学士去世后,柳...
秦淮歌女造型可以柳如是为人物原型。造型中着重表现秦淮歌女的妩媚多情姿态,发型需有线条感,突出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并衬托出一种江南女子特有的玲珑气质。服饰上为直领对襟披风式服装。此款服饰在明代较为流行,它由宋代褙子发展而来,但又与宋代褙子有所区别。一些明清时期的小说中有曾提到过这类服饰,例如《红楼梦...
史湘云80回后做了秦淮歌女?袭人秘密送的玛瑙碟子:水涸湘江 十二钗正册中的女子,如林黛玉、薛宝钗等,大都是娇花软玉的淑女,唯有史湘云,判词中说她“霁月光风照玉堂”,是谪仙一般的人物。但在87版《红楼梦》中,却出现了史湘云做了水上歌女,与贾宝玉在河边生死离别的悲惨场景。说湘云做歌女,无非依据...
秦淮河上数风流。 笙歌散尽游人去, 寂寂江心明月楼。 先谈谈写作动机。这首诗是我坐地铁时,读到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有所感慨,突然一句“寂寂江心明月楼”蹦入脑海,于是写了这首《秦淮歌女》。 我写诗很少刻意去写,只是有诗句蹦到脑海中时才写。写这首诗前后用了不到5分钟,基本是一气呵成...
七绝.重题秦淮歌女四首 孤身冷水月如霜,忆昔琵琶落九江。满眼浮华终是客,曲中人已泪千行。台前客影乱纷纷,转似萍逢散彩云。何与有心郎对坐,弦歌只为一人闻。眼前风月泊秦淮,梦里山村倚老槐。日晚檀郎相执手,共听鸡唱鸟喈喈。飞红乱絮谢春池,久伫楼台伤自之。山海苍茫天地广,他年可许落残枝。(图片均...
秦东- 秦淮歌女
柳如是是书画大家陈继儒的女弟子,但她还有一个身份:秦淮歌女。 柳如是幼年不幸,被辗转贩卖,成年之后被花甲富翁纳为侍妾,后又被赶出门,从此流落风尘,在青楼卖唱为生。 柳如是长得貌美,又擅长诗词歌赋,在秦淮之地很快冒出头来,声望日隆,被称为“秦淮八艳”之一。她还时常身着男装,时常与几社、复社中人交往,与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