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秦国的秦桓公,根本就没有把会盟当作承诺,直接就暗地里联络狄人攻伐晋国。晋历公于此认识到秦桓公的真实面貌,在晋国找人写了篇千古传颂的《绝秦书》,历数秦桓公的罪状,洋洋洒洒近千字,简单点说就是咒骂秦桓公“给脸不要脸”,还派了个口齿伶俐的外交官魏相,跑到秦国去,向秦国正式宣战,把个秦桓公批得...
秦桓公 嬴荣, 前603年-前577年 在位27年,嬴荣,他是秦共公的儿子,秦国第18位君王,继承了父亲对秦国的热爱和期待。在他的统治初期,秦国虽然强大,但在诸侯中并不显眼。然而,嬴荣并未因此而气馁,他深知要想使秦国在诸侯中崭露头角,就必须展现出秦国的英勇和智慧。据《左传·公十五年》记载,魏武子魏犨...
秦国的第十八位君王秦桓公 秦桓公,名嬴荣,乃是春秋时期秦国举足轻重的君主之一。秦桓公统治的那段岁月,秦国与晋国等一众诸侯国之间的关系,犹如风云变幻,复杂得令人难以捉摸。秦晋双方时而兵戎相见,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时而又坐上谈判桌,试图通过和谈来化解干戈,寻求短暂的和平。秦桓公一直怀揣着拓展秦国势力范围...
秦桓公,公元前604年至公元前577年在位,历史记载中他的统治时间长达27年。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桓公在二十四年(公元前581年)与晋厉公在黄河边签订盟约,然而后来秦国却违背盟约,与翟族联手侵犯晋国。二十六年(公元前579年),晋国派遣大夫魏相前往秦国宣示断绝盟约,随即率领齐、鲁、宋、卫...
·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及洛,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要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
秦桓公在春秋时期经历了辅氏之战和麻隧之战。辅氏之战:发生在公元前594年,秦桓公派兵攻打晋国,两军在辅氏交战,最终秦军战败。此战中,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交手,杜回被一位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摔倒在地,当场被俘,成就了成语“结草衔环”中结草的典故。麻隧之战:发生在公元前578年,是秦...
秦桓公对晋厉公的示好并不领情,只是派出使者与晋国互递盟约。实际上,未经君主绝对认可的会盟,其稳固性本来就是颇受争议的。晋国臣子士燮就毫不客气的直接向晋厉公透露,秦桓公根本没有诚意。秦桓公回去以后,果然背叛了会盟时的诺言,派人前往楚国与狄国,共谋征伐晋国。但晋景公新亡未久,楚国对晋国的态度,...
关于秦桓公墓地,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公开信息指出其具体位置,但可以提供一些与秦桓公及秦国墓葬相关的信息供您参考: 一、秦桓公简介 秦桓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一位国君,他在位期间秦国国力有所增强,对外也有一定扩张。然而,关于他的具体逝世日期和墓地位置,历史文献中并没有详细记载。 二、秦国墓葬特点 规模宏大:秦国国君...
公元前594年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两军在晋地辅氏激烈交锋。晋将魏颗与秦师杜回激战,魏颗突然发现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杜回顿时站立不稳,摔倒在地,随即被俘。魏颗取得了大胜。后来,魏颗在梦中见到了那位老人。老人告诉他,自己是那位嫁人未殉葬妇人的父亲。老人解释说,他今天这样做是...
历史知识> 秦桓公 春秋时秦国国君。公元前603—前577年在位。名荣。秦共公之子。继共公即位。秦桓公十年(前594),秦攻晋,晋魏颗败秦军于辅氏(今陕西大荔东)。鲁成公十一年(前580),与晋厉公相约盟于令狐(今山西临猗西),晋厉公先至。他不肯渡河,两国遂互遣使至对岸,分别订盟。返秦后他背盟,又与翟合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