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庸】【调】分别指唐人需向朝廷履行的三样义务。唐人十八岁时,朝廷拨一顷土地给其耕种,到六十岁时交还朝廷,这期间每年向朝廷交两石粮食称之为【租】;二十岁时每年为朝廷劳动二十天称之为【庸】;同时每户每年向朝廷交绫、绢、缍各两仗称之【调】。按照当时的比例合算,税率大抵为四十税一,在历史上的...
租庸调是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庸”是指力役,每个人每年替政府服劳役二十日。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
租庸调的意思 租庸调含义解释 租庸调 [ zū yōng diào ] ⒈ 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
成语(Idiom):租庸调发音(Pronunciation):zū yōng diào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迁就他人,委屈自己。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租庸调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租庸调,不违大命。”其中的“租庸调”指的是为了满足租佃、庸税和调派的要求,不违背君主的命令。后来,这...
租(zū)庸(yōng)调(diào)制(zhì)。什么是租庸调制?租庸调制,隋朝及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的制定和实施须均田制的配合,...
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而租庸调制,就是这样,等于是说,租庸调是轻徭薄赋的一种体现,对唐朝的影响是很大的·
租庸调是一种古代的服役制度,起于唐朝。大意应该是 把佃租、身庸、户调作为获取钱财劳役人民的制度,虽然比不上之前三代君王的那些施政影响,但是也基本上是之前君王想做的事情了。
租庸调是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庸”是指力役,每个人每年替政府服劳役二十日。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