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粒名词解释秕粒名词解释:秕粒是指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的不受精或受精后未能继续发育的种子部分。 秕粒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受精后的子房在膨大过程中如果中途停止发育,即使已经受精,也会被归类为秕粒。 在灌浆过程中,如果胚乳的生长也停止了,同样会形成秕粒。 秕粒通常只占正常谷重的三分之一...
一、品种选用不当 大豆秕粒与品种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有很大关系,一般三四粒荚多的品种,荚数多的品种,秕粒较多。引入品种也可能因为不适应引入地的气候而产生大量秕粒。大豆如果选用偏晚熟的品种,由于鼓粒时温度已较低,严重影响鼓粒速度,因此诱发空秕粒。一般早中熟品种发生空秕粒的现象较轻。二、不良气候...
在汉语语言中,秕粒名词主要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特性、性质或情况,表达一种类比或象征的意义。秕粒名词的使用丰富多样,能够为文学作品、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等增添含蓄的意义和深厚的内涵。 秕粒名词的特点之一是形象生动。由于秕粒是庄稼类植物的果实,与丰收、农耕等相关,因此秕粒名词往往带有饶有典故的形象。比如“...
05及时补充养分 对于来不及施基肥的地块,在大豆出苗后,每亩追施有机肥2000kg,初花期后用钼肥、硼肥等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3~4次,不仅可以防止脱肥,也可以增粒增重,减少空秕率。若中后期表现缺肥者,可适当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补充营养,避免中后期缺肥而早衰。06喷...
总的来看,水稻空秕粒形成的内因,是由于穗部谷粒营养供应不足,导致子房或胚乳中途停止发育,从而形成的秕粒。2、外因 (1)气候方面:气象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风等,对空气中空秕粒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①温度:水稻抽穗开花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在2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受精过程无法完成,...
怎么防止大豆秕粒产生? 大豆秕粒就是俗话说的“辣椒籽”。产生大豆秕粒的原因是由于结荚鼓粒阶段缺乏充足的营养物质所致。大豆植株到中后期由于叶片功能衰退,光合效率低,使有机物质的供应不足;根系衰退,吸收功能不强,导致无机营养缺乏,再者是土壤缺乏水分,使营养物质的运输受阻,另外,病虫危害也可导致秕粒产生。
一是抽穗前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不能完成受精过程,以致形成空壳。二是抽穗扬花时,雌雄性器官不能协调,不能授粉而形成空壳。形成秕粒的内因主要是由于穗部谷粒营养供应不良,致使子房或胚乳中途停止发育而造成秕粒。2、水稻空秕粒会受不良天气环境影响;水稻是喜温作物,对温度有一定的需求,在水稻孕穗扬花期,是...
氮肥过量会导致油菜生长过旺,营养失衡,从而影响籽粒的正常发育,造成秕粒增多。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食用油的供应和质量。然而,在油菜种植过程中,秕粒的产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那么,油菜产生秕粒究竟是什么...
解析 答:秕粒——已受精的子房,在膨大过程中中途停止发育,米粒充实度不到2/3的,均算作秕粒。(1分) 形成的原因:(1)灌浆期温度<15℃(0.5分);(2)灌浆期干旱或长期保水层(0.5分);(3)灌浆期脱肥(0.5分);(4)倒伏或病虫害(0.5分)。反馈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