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种质资源库已保存我国本土野生植物种子11305种90738份;植物离体培养材料2194种26200份;DNA分子材料8541种69144份;微生物菌株2320种23200份;动物种质资源2253种80362份,是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它与英国千年种子库、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一起,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领跑者。种子“闯关...
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不从自身下功夫,再去埋怨,也无济于事。净宗的莲池大师有句话,“怨天尤人,最损福报,一次减三善”。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的福气,也都是从抱怨中溜走了。其二,占小便宜,生性悭吝。老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在佛法当中,爱占小便宜有了更深层的含义,即生性悭吝,背后是“贪”心...
一、造口舌是非,口业重 常听一句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修行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我们到寺院礼佛时也会感觉到寺院里总是非常安静清净,修行人要“止语”、修心,带给人一种舒心安宁的氛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唯有心静、心定,才能断烦恼、开智慧。 爱在背后诋毁他人、嚼舌根的人,...
道教有许多执掌世间姻缘的神仙,如“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月老,让夫妻婚姻幸福美满的和合二仙,以及保佑恋人团圆的太阴星君等等。道教劝善典籍《太上感应篇》告诫我们,破坏别人的婚姻的行为是一种有损阴德的行为,千万不可为之。古代有位名叫葛鼎鼐的读书人,他比较勤奋刻苦,每天去学堂都要经过一座土地庙。某天夜里,...
这1种行为,果报很厉害,一定不要再犯 佛门常常讲因果,因果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我们种一个善因,这个因在因缘成熟时就会结出善果;当我们种下一个恶因,这个恶因在因缘到来时也会感召恶果。因为因果真实不虚的缘故,佛陀在世间就为众生宣讲了诸多的因缘果报的故事,也为此设立...
《三世因果》中说,“若人深信因果报,同生西方极乐国;若人不信因果报,后世堕落无人身”,这世上一切幻象皆因缘和合而生灭,无缘不聚、无因便无果,没有无缘无故的发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果是这世间最公平的法则,“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果就是佛法,也是决定人生命运走向的根本...
倘若世人能够厚德载物,德行天下,润泽万物,那么德行越是高尚,其孕育的福报自然也是少不到哪里去的。所以说,德行好的人,必然左右逢源,不仅在社会中会受人尊重,福气也差不到哪里去。特别是有这三种德行的人,即便拥有其中一个,都千万小看不得。因为这类人绝非“池中之物”,日后迟早会有大作为,大成就。...
佛家有一首偈语: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若想知道自己前世种下了什么因,看看今生的命运就昭然若揭了;我们若想知道自己来生的命运如何,想想自己今生的所作所为也就一目了然了。“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因果业力会时刻伴随着命运,随业流转。没有必要去算命,命运的谜底就在...
一、身常行慈 佛通过大智慧,看到了因果轮回的真相,并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受苦,是因为自己做下了恶事,种下了恶因;我们之所以享福,是因为我们自己做下了善事,种下了善因。而身常行慈,则保证了我们在身体行为上避免犯下恶事,种下恶因,结下恶果。身常行慈,不杀、不盗、不淫。在我们所造下的恶业中...
佛教认为,这3种行为,最损阴德,如果你身上也有,一定要赶快去忏悔,否则,福报耗尽,命也就没了。第一、嗔恨。嗔恨是一种情绪上的业障,会造下严重的恶业,嗔恨心太重的人,脾气不好,喜欢生气,喜欢怨恨他人。《佛说遗教经》中记载:“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