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朴,乃种谔之子,凭借父荫任职右班殿直,凭借辛勤努力逐步晋升,直至担任皇城使和昌州刺史。后来,他被调任熙河兰会钤辖,兼知河州,负责洮西沿边的安抚事务。在河南蕃部叛乱期间,羌族首领阿章率众抵抗官军,熙帅胡宗回派遣种朴前往征讨。种朴抵达州府仅两天,面对敌人锋芒毕露且天气严寒,他本打算...
主帅种朴已死,这支宋军如惊弓之鸟,被叛军围追堵截。西北山川多险峻,无法及时撤入关隘的宋军,在关前狭窄的小路上挤成一团,不出意外的话,遇到叛军骑兵的突袭,这支陷入混乱中的宋军肯定会全军覆没。种朴的副将,是兰州知州王舜臣,此人猿臂善射,出征时经常把弓挂在手臂上,方便使用。此时王舜臣站在败军的...
种家军是宋朝屈指可数的军队,种家军的每一代都身经百战,种朴也是其中之一,作为将门之后,父亲和祖父都有很高的丰功伟绩并且都得到了重任。从小耳濡目染的种朴学习了很多的经验。 在当时羌族的首领联合其他部落叛变,派了种朴前来平定。当时正值天气恶劣,宋军对地势也不清楚,而敌方士气正高,所以宋军选择转攻为守...
31.7万次观看 弹幕 后可发布你的评论 0/30 稍后观看 正序 已经到底了~ 【哲宗篇】种朴战死,王舜臣断后,西军内斗何以影响青唐战略? 31.7万次观看 ·7月前· 发布于 上海 5 1 35 嘉祐生宣 41.4万粉丝 · 历史博主 微博原创视频博主
种朴,宋代将领,种谔之子。知环州,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军举兵攻青海东部河湟谷地),以青唐城(今西宁)为鄯州,邈川城(今青海乐都)为湟州,在于吐蕃族战斗中种朴阵亡。
种朴孤军深入,粮道被截断,又陷入羌人大军包围中。宋军首尾不能呼应,羌人出动骑兵侧击,种朴阵亡沙场。 主帅阵亡,宋军慌忙撤退,羌人则发动追击。此时,精彩的一幕来了,北宋版“燕双鹰”王舜臣拿着“加特林”,连续射箭一千多支。 王舜臣断后,羌人穷追不舍,为首的7人尤其嚣张。王舜臣为了突围,决定收拾这7人,让他们...
这天,镇守边关的元帅派种朴送来一份报告。 种朴的姓念“虫”,是将门虎子。说起北宋的将门,名气最大的是“杨家将”,这“种家将”也有一号。第一代是种世衡,种朴的老爸种谔是第二代,到种朴这儿是第三代。 种朴送来的报告说,得到情报,青唐吐蕃政权的第三任老板阿里骨死了,老百姓还不知道接班人是谁。赵纯...
一、本路差发人马往应他路之急,固是臣所愿为,但传闻即是熙河事宜不小,虽未知的实次第,然苗履、姚雄等统兵在邈川等处已至五十日,兵士暴露,未有解严之期;如李宗杰之子李世恭、知河州种朴皆已陷殁;其他所闻甚多,未敢以为信,远近之人甚以为忧。今又差发本路及环庆路兵马前去,深恐更有疏虞,复为两路之患...
1.种谔之子,《宋史》本传:以父任右班殿直,积劳,迁至皇城使,昌州刺史,后为河州知州,负责对夏战事。 2.《宋史·种世衡传》后附有种谔、种朴列传,但相比其父种谔的战绩,《宋史》关于种朴的记载非常稀少。 3.指熙丰间种谔对西夏的多次战事,边地人言“种谔不死,边事不止”,其在朝风评和人缘亦不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