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种分离的常用方法有4种:倾注平板分离法、涂布平板分离法、平板划线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1、倾注平板分离法:培养后,在培养基内部及表面形成单菌落。倾注平板法:将无自生理盐水稀释后的样品加入无茵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倒置培养,内部及表面形成单自落。2、涂布平板分离法:培养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菌落。
具体分离有下列3种方法:(1).组织分离法 选择子实体肥大,无病虫害,经济性状好,产量高,质量好的个体作为分离材料,用小刀在子实体上取一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中央,放在25一27℃的恒温箱中培养2~3天,组织块上长出白色菌丝,移植到斜面进行纯化培养。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再移植纯化到新的培养基中...
一、选用适合的培养基 在分离毛慈菇伴生菌母种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毛慈菇伴生菌较为特殊,需要以其为培养基进行分离。常用的培养基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麦芽琼脂(MA)、玉米粉琼脂(YA)等。其中,以PDA培养基最为常用,且效果最佳。 二、选用适合的分离条件 在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1.1子实体分离 种菇要选择朵大盖厚、柄短、八九分成熟的优良品种。切去菇体基部,在超净工作台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擦拭菌盖与菌柄两次,进行表面消毒。接种时,只要将种菇撕开,用消毒后的小刀在菌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切取一小块组织,再用接种针将组织块放入PDA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中间。置于24℃温度下培养3-5天就...
微生物菌种分离(共61张PPT)微生物菌种分离和鉴定技术 中国医药行业协会 网址: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技术 获得纯培养物对微生物学研究至关重要。纯培养物是指来源于同一单细胞的细胞群体。液体培养基 菌悬液 连续稀释 培养容器中仅含1个菌体 单个菌体 纯培养物 方法冗长结果不稳定 易污染 固体培养基 无菌 土豆片 (...
解析 菌种分离法包括: (1)孢子分离法(常用的是多饱分离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异宗接合的菌类产生蛋包子不孕现象) (2)组织分离法是指利用子实体内部菌肉组织来获得菌种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是生产上常用的一种分离法方法 (3)菇木分离法是指利用菇木中菌丝的分离而获得纯菌种的方法 ...
纯种的分离 在纯种分离工作中,为了获得纯种,通常采用各种条件以控制杂苗的繁殖.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利用分离微生物的各种特性,发展所需要的纯种微生物,抑制有害微生物.操作要求如下: 1.营养条件的控制: 例如,分离曲霉用察氏培养基,控制其营养在最低限度,防止菌落的过份扩张,分离酵母用麦芽汁琼脂,不仅有利于酵母生长...
组织分离法是指在食用菌子实体或组织体上切取一小块组织,使其在培养基上萌发而获得可育的纯菌丝体的方法,属于无性繁殖,简单易行。食用菌子实体、菌核和菌索都是由双核菌丝体扭结形成的,其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并基本保持了亲本的种性。(一)子实体组织分离:从食用菌子实体上切取一块菌肉组织,经过分离培养...
微生物纯种分离有5种方法,分别是: 1.倾注平板法:首先把微生物悬液通过一系列稀释,取一定量的稀释液与熔化好的保持在40-50°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合,然后把这混合液倾注到无菌的培养皿中,待凝固之后,把这平板倒置在恒箱中培养。单一细胞经过多次增殖后形成一个菌落,取单个菌落制成悬液,重复上述步骤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