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柄长5.4~8.3厘米,粗0.3~0.7厘米,空心,上部黄色,基部黑褐色、有纵条纹。孢子淡褐色,近椭圆形,外膜成盔形。囊状体淡黄色,瓶状,顶端钝圆。 无特殊味道,极毒。进食后14~20小时发病,中毒表现:中毒表现与毒伞、白毒伞相似。最初感觉头晕、头痛、全身无力,接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秋生盔孢伞中毒报告”出自《中国公共卫生学报》期刊1987年第3期文献,主题关键词涉及有毒伞、中毒报告、三起、毒性肝炎、绿菇、毒覃中毒、皮肤黄染、胃肠炎症状、脏器损害、肝大等。钛学术提供该文献下载服务。
10、头套鹿花菌,9、大脑蘑菇,8、毒蝇伞,7、大理石死亡帽,6、秋日小圆帽,5、毁灭天使菌,4、死亡天使蘑菇,3、毒鹅膏菌,2、秋生盔孢伞,1、白毒伞。 10、头套鹿花菌 头套鹿花菌很容易被混淆成一种美味可口的蘑菇,它含有gyromitiri-n毒素,这种毒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甲基联氨,虽然吃头套鹿花菌并不会立即致命...
摘要:国内报导可中毒致死的毒蕈有白毒伞、毒伞、鳞柄白毒伞、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等,而秋生盔孢伞则未见报导。现将我省三起误食秋生盔孢伞造成中毒的情况,报告如下。 参考文献(0) 资源附件(0) 手机阅读导出引用XML下载 计量 文章访问数:906 HTML全文浏览量:250 ...
秋生盔孢伞,著名毒蕈之一。又称焦脚菌、秋生鳞耳。无特殊味道,但极毒。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秋生盔孢伞 菌盖宽 1.3~4.5厘 钟形 后渐扁平 初为黄色 初为黄色 目录 1基本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菌盖宽1.3~4.5厘米,钟形,后渐扁平,中部凸起,初为黄色,后变深,中央褐色。菌褶黄褐色。菌柄长石永距5.4~8.3...
此种极毒。毒性近似毒鹅膏伞、白毒鹅膏菌。据记载含毒伞肽毒素(α-amanitin,β-amanitin)。中毒后出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恶心、呕吐、腹泻、发冷、舌头及手脚发麻或脱水、便血、鼻腔出血、黄胆、肝大、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瞳孔放大、严重者吐血、烦躁不安、谵语,病者多死于肝昏迷或休克。此种中毒死亡率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