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文人墨客咏诗诵词的时节。“采菊东篱下”的闲适,“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畅快……30首秋日诗词,为孩子收藏学习,感受古人笔下的斑斓秋色,为日后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图片|林小米 山行 【唐】杜牧 远上...
1、爽气荐金风,新凉入衣袂。——刘道著《湘江秋晓》2、秋爽一天凉露,桂子更飘香。——曾宏正《水调歌头·风月无尽藏》3、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4、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王恽《平湖乐·尧庙秋社》5、向深秋,雨余爽气肃西郊。——柳永《凤归云·向...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如果给秋天画一幅画,你的画里会出现哪些素材,又会选什么样的颜色呢?在刘禹锡的笔下,秋天是一片山明水净,是一片深红夹杂着浅黄。在明亮的颜色中,又流淌着几分闲情雅致。不信的话,你试着登上高楼,凭栏远...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浅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诗人如实地勾勒秋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
“一年好景君须记”是它 “自古逢秋悲寂寥”也是它 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穿梭千年的诗词 来品读这秋天之美吧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 《秋词》 刘禹锡 【诗词解析】这首诗以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
——李百药《秋晚登古城》远处高空的彩霞折射出夕阳的余照,原野的露气洗净了傍晚的昏暝。4.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谢逸《点绛唇·金气秋分》金秋已到了风清露冷、秋季过半的秋分时节。在凉凉的月光下,桂花香气飘得很远。5.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李珣《...
1、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陶渊明《饮酒·其四》 2、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刘禹锡《秋风引》 3、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卢照邻《曲池荷》 4、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白居易《微雨夜行》 5、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李白《塞下曲六首》 6、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
01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古人写秋景,大多渗透着悲秋的情绪。然而苏轼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02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最后三首》醉眼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