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一色相接,杨柳摇曳多姿,掩映小楼高高伫立,远处传来了嘹亮的笑语喧闹声,仿佛看到了秋千架上娇美俏丽的身影。《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满院落花春寂。风絮一帘斜日。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无力。无力。蹙破远山愁碧。 杨冠卿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工诗善词,博学多才,晚年闲居临安...
李清照的这首《点绛唇·蹴罢秋千》以其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生动的画面。首两句“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不仅描述了作者在秋千游戏后的闲适与自在,还巧妙地利用“露浓花瘦”和“薄汗轻衣透”这样的意象,传达了初夏或春末的气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感观察和细腻描绘。随后...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有“小李杜”之称的李商隐,因老杜(也有一首秋千诗)没有上榜,排名第八,亦窃窃自喜。九、《寒食夜》唐:元稹 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今年不是明寒食,暗地秋千别有期。元稹虽是个花心公子,但“元白”唱和,文坛称颂,排名第九,足慰其心。十、《秋千词》唐:王建 ...
关于秋千的古诗词 1、《夜深/ 寒食夜》 唐·韩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2、《秋千》 唐·韩偓 池塘夜歇清明雨,绕院无尘近花坞。 五丝绳系出墙迟,力尽才瞵见邻圃。 下来娇喘未能调,斜倚朱阑久无语。 无语兼动所思愁,转眼看天一长吐。 3、《秋千》 宋·...
《秋千》是一首宋诗,作者僧惠洪。作品原文 秋千 僧惠洪 画架双裁翠络偏(1),佳人春戏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2)。花板润沾红杏雨(3),彩绳斜挂绿杨烟。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4)。注释译文 (1)画架:有彩画的秋千架。裁:剪下。翠络:绿色的绳子。(2)断送:牵引...
1.2k+浏览369喜欢诗 春日 [宋代]蔡襄 东风吹雨湿秋千,红点棠梨烂欲然。擬买芳华赠年少,紫榆春浅未成钱。 118浏览981喜欢诗 旅寓洛南村舍 [唐代]郑谷 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幽栖虽自适,交友在京华。
描写荡秋千的古诗词关于荡秋千的诗句 1、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江宿》 2、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3、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4、梦从海底跨枯桑。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5、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郑板桥...
打秋千的诗句1.玉女柔荑紧挽绳,风轻悠荡半空腾。2.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3.乡下秋千娇女荡,荡高美发逐风扬。4.秋千摇荡晓风寒,彩索香凝天地宽。5.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6.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
《秋千》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头两句写秋千荡下,如云中仙女飘忽而至;第三句写秋千荡上的潇洒与惊险,刚风之力望不及之险,状极少女之矫健与身手不凡;最后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写秋千荡得之惊险与刺激。全诗仅仅摄取了一上、一下两个动作的镜头,寥寥数语,生动地描写出了一位姑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