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痘病毒是一种存在于上皮细胞屑中的病毒, 能够引发以体表无毛处皮肤痘疹,能够使人的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假膜。病原:禽痘的病原为禽痘病毒,最少有4种病毒型。禽痘病毒对外界是环境的抵抗力相当强。在上皮细胞屑中的病毒,虽然完全干燥和被直射日光作用许多星期,还不致被杀死;加热至...
禽痘 百科释义 报错 禽痘(Fowl pox)又称白喉,以体表无毛处皮肤痘疹(皮肤型),或在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假膜(白喉型)为特征。为三类传染病。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混合型禽痘是指在同一病鸟身上同时出现皮肤型和黏膜型的症状和病变。这种情况下,病情更为严重,全身症状更为明显,致死率较高。 败血型禽痘 🐦 败血型禽痘较为少见,如果在家禽身上发现,可以尝试购买彩票,因为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预防措施 🛡️ 由于禽痘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通常采取隔离和对症治疗。皮肤型痘疹可以...
一、典型症状:禽痘的潜伏期为4-8天,通常分为皮肤型、粘膜型、混合型,偶有败血型。1、皮肤型:此病以头部皮肤多发,有时见于腿、脚、泄殖腔和翅内侧,行成一种特殊的痘疹。起初出现麸皮样覆盖物,继而行成生继发感染,最后变为棕黑色痘痂, 经20~30天脱落。病鸟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可见下痢,严重者高度...
禽痘的防治是对禽类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的防治。禽痘是由禽类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体表无毛处皮肤痘疹或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黏膜的纤维素性坏死形成假膜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疫病。 一、流行病学 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由脱落和碎散的带毒痘痂...
(1)禽痘病毒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夏秋季节更为常见。(2)蚊子及体表寄生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3)直接接触脱落的痘痂是病毒传播的关键方式。临床特征:患病的禽类在喙、皮肤、口腔及舌头上会出现点状或瘤状的痘斑,同时伴有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绝食,以及翅膀下垂等明显症状。剖检案例:预防与治疗...
禽痘是由痘病毒引起家禽皮肤或黏膜发生痘疹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于鸽,引起乳鸽较大量死亡及影响种鸽的繁殖能力。病理特征为家禽皮肤或黏膜出现大小不一的痘诊,见图47和图48。 (二)综合防治 1.中药防治 处方一:板兰根10克,金银花5克,连翘6克,栀子5克,赤芍3克,车前子4克(供10~30只鸡用)。
2. 黏膜型:此型禽痘的病变主要在口腔、咽部和眼等黏膜表面以及喉气管黏膜出现痘斑,又叫“白喉型”。起初为黄色斑点,逐渐扩散称为大片的沉着物(假膜),随后变厚而形成棕色痂块,凹凸逼平,且有裂缝,痂块不易剥离,强行撕脱造成出血和溃烂。上述假膜出现喉部,剖检可见喉头和气管黏膜有隆起的单个或融合在一起的灰白色...
病原:禽痘病毒 流行特点: (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多发。 (2)蚊子和体表寄生虫可传播本病。 (3)接触脱落的痘痂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形式。 临床特征:喙、皮肤、口腔、舌头出现点状或瘤状痘斑、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不食、翅膀下垂。 剖检案例: 预防和治疗: 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