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功散是一种泻下剂。 禹功散出自《儒门事亲》,其主要由黑牵牛子、小茴香组成。黑牵牛子具有泻下逐水、去积杀虫的功效,能通利二便,使水湿、积滞从二便排出体外;小茴香则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黑牵牛子的峻下之性,并能起到理气的效果。 该方剂主要用于治疗阳水实证,常见症状有...
禹功散与十枣汤两方,均能泻下逐水。本方牵牛配伍茴香,逐水中兼能行气,具有逐水行气、通便消肿之功,适用于阳水,二便不利,脉沉有力,属实证者;十枣汤大戟、芫花、甘遂与大枣同用,逐水中兼能培土扶正,适用于悬饮,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脉沉弦者。 【方歌】儒门事亲禹功散,牵牛茴香一齐研,行...
导水丸与禹功散均以牵牛子为主,主治水湿壅盛之水肿,见有二便不利者。导水丸配伍滑石、大黄,其通利二便之力较强,且有清热之用,主治水肿湿热之证,禹功散配伍少量茴香,意在逐水之力专,且无寒遏之弊,主治水肿实证而无热象者。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泻下剂(禹功散 1.基本概述Summarize 注:高清版思维导图可以扫描下方微信群获取哦! 禹功散 【方歌】禹功牵牛茴香研,姜汁调下阳水痊。 【功效】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主治】阳水 【组成】 黑牵牛12g,茴香3g), (或加木香3g) 【方解】 2.个人体会Connection...
《寿世保元》卷五:禹功散 【处方】陈皮3克、半夏(姜制)3克、赤茯苓3克、猪苓3克、泽泻3克、白术(炒)3克、木通3克、条芩2.4克、升麻0.9克、甘草0.9克、山栀子(炒)3克。 【功能主治】治膀胱有热,小便不通,诸法不能奏效者。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不拘时服。得解而止。
病情分析:禹功散汤剂的具体用量因患者的年龄、体重及病情轻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建议用量: 1.成人通常每日用量在9-15克之间,可分2-3次服用。具体使用剂量需根据个人情况由专业医生确定。 2.对于儿童,剂量需要减半或更少,具体用法应咨询专业医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3.在每次服用时,将适量药粉加入适量温...
药方名称禹功散 处方黑牵牛头末120克茴香30克(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行气消肿,逐水通便。治阳水、阳黄,便秘脉实,元气未虚者。 用法用量以生姜汁调3~6克,临卧服。 或加木香30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寿世保元》卷五:禹功散 药方名称禹功散 ...
禹功散 目录“禹功散”在《儒门事亲》卷十二 “禹功散”在《寿世保元》卷五 《儒门事亲》卷十二:禹功散 【处方】 黑牵牛头末120克 茴香30克(炒)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行气消肿,逐水通便。治阳水、阳黄,便秘脉实,元气未虚者。 【用法用量】 以生姜汁调3~6克,临卧服。
禹功散,一个专门针对水湿泛溢阳水证的方子,其功效在于逐水通便,行气消肿。这个方子由牵牛子和小茴香组成,每味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 牵牛子:苦寒之性,擅长通利二便,逐水消痰,是方中的君药。 🌿 小茴香:辛温芳香,行气止痛,与牵牛子相辅相成,既增逐水之功,又无寒凝碍水之弊,是方中的臣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