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下旧闻考》载:“福祥寺在今蓑衣胡同前,旧作裟衣寺”的按语,但是嘉靖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有福祥寺街和裟衣寺胡同的名称,两条胡同并存。因此,清代及以后诸书认为福祥寺街即清代的蓑衣胡同,显然有误。因此裟衣寺并非福祥寺的旧名,应是另外一座寺庙。现今面貌 1985年调查访问时得知,清雍正二年...
榆社县目前有两处国保单位,一处是元代的崇圣寺,一处是金代的福祥寺,今天咱们来说说金代的这个福祥寺。 2006年5月25日,福祥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城西北河峪乡岩良村附近海金山水库西北。 年代:始建于后晋开运三年(946),金大定年间(1161-1189...
🏞️ 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我迅速找到了福祥胡同。虽然院内因拆迁显得有些杂乱,但从山门到天王殿,历史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特别是天王殿,屋顶似乎有些弯曲,让人不禁担心这座古寺能否在风雨中坚持太久。🏰 福祥寺位于福祥胡同25号(原10号),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由武姓太监为英宗祝寿而建,赐名...
福祥寺坐落在福祥胡同25号(原10号),坐北朝南,是北京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 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由武姓太监为明英宗祝寿而舍宅为寺,赐名“福祥寺”。🔨 明弘治九年(1496年),御马监的几位太监捐款重修了这座寺庙。🔄 此后,福祥寺在明正德三年(1508年)和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又进行了...
一、福祥寺 二、崇圣寺 三、郝北寿圣寺 四、下赤峪资福寺 五、连家庄文峰塔 榆社篇是笔者在“遇见国保”系列中第一次涉及山西的古迹。由于山西是中国古建筑的圣地,也是圈内大佬们研究探讨的核心地区,因此笔者尽管在山西留下的足迹并不算少,但依旧不敢对山西的古建妄加议论,山西的专栏的主要内容将以图片展示、...
很少有人知道,在南锣鼓巷福祥胡同内还有一座静默了数百年的寺庙。胡同因此而得名,庙宇却被层层杂乱的民居包围,成了堆放旧物的垃圾站。虽然福祥寺产权属于国有,但却没有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想要进行专业修缮还要上报审批,资金来源也是问题,房管所的工作人员只能对其简单维护保持现状。
位于福祥胡同25号(原10号)坐北朝南。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有寺门一间,硬山卷棚筒瓦顶,苏式彩画。山门三间,东耳房一间,西耳房二间,大式硬山大脊筒瓦顶。天王殿三间,大式歇山大脊筒瓦顶。三踩斗栱,旋子彩画。大殿三间,庑殿式筒瓦顶,旋子彩画。在大殿前的甬路上,有一座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的塔...
🏯 福祥寺,这座深藏在胡同大杂院中的古寺,若非有人指点,真是难以寻觅。自明正统元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寺庙的宗教活动从未间断。📜 据传,当年宫中一位姓武的太监为了给9岁的明英宗祝寿,舍弃了自己的宅院,修建了这座寺院,并御赐名为“福祥寺”。雍正年间,因三世章嘉活佛驻于此,寺庙逐渐转变为藏传佛教寺...
🏛️ 榆社福祥寺的正殿,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成为了游客和历史爱好者必访之地。正殿宽阔五间,进深六椽,采用单檐悬山式设计,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斗拱结构精巧,虽较宋代略小,但朵数增多,出檐深远,彰显了古代建筑师的智慧与创意。屋顶采用干搓瓦屋面,正脊设有脊刹和鸱吻,瓦件及脊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