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州市中心乌塔之后的乌山,虽然海拔和规模都不出众,但在古时也是名胜,遗留了众多文化古迹,道山亭便是其一。现在所在的亭子乃解放后重建,八角重檐攒尖顶,亭旁的《道山亭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所作,可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围绕道山亭还有非常多的摩崖石刻,文化底蕴尤为深厚。 5+ 小蘑菇阿咪 潜力旅行家 5分 ...
道山亭下端有篆刻 “天章台”,为宋熙宁年间福州郡守程师孟之篆书手迹 - 天章台亦为乌山三十六奇之一 - 此台如飞来之天赐印章。 道山亭下有一棵福州市二级保护古树名木的 “瀑布榕”,这棵榕树在陡峭的岩石上人字形的生长,树冠开展如一把撑天大伞,密密麻麻的树根盘附在岩石表面,由台阶仰望,犹如瀑布从十多米...
《福州道山亭》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词正文 绝顶烟开霁色新,万家台观密如鳞。城中楚楚银袍子,来读曾碑有几人。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少有异质,日诵万言,为文立就”“幼颖异,出语惊人,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未尝起草,弱冠以词赋魁”。他生在南宋后期,...
福州乌山的道山亭,作为乌山三十六奇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宋代时期,登上乌山南眺,江海相连、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回望城中,周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时任郡守的程师孟认为,这里的景色堪比道家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于是将“乌山”更名为“道山”,并建造了“道山亭”。这...
在宋代,福州乌山的南面眺望,江海相连,海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回望城内,周山云雾缭绕,忽隐忽现,宛如仙境。当时的郡守程师孟认为这里的景色堪比道家的蓬菜、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于是提议将“乌山”改为“道山”,并建造了“道山亭”。后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写下了名扬千古的《道山亭记》来赞美这里的美景。
道山亭下端有篆刻 天章台,为宋熙宁年间福州郡守程师孟之篆书手迹 - 天章台亦为乌山三十六奇之一 - 此台如飞来之天赐印章。 道山亭下有一棵福州市二级保护古树名木的 瀑布榕,这棵榕树在陡峭的岩石上人字形的生长,树冠开展如一把撑天大伞,密密麻麻的树根盘附在岩石表面,由台阶仰望,犹如瀑布从十多米的高处...
景点地址: 福建福州 在乌山山麓,为程师孟所建,并约请他的前任、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作《道山亭记》,记述了乌山风景和福州面貌、风土民俗。道山亭旁有篆刻“天章台”。元朝萨都刺曾在此吟成《天章台上晚酌》一诗。道山亭之东有两块奇石。 景点类型: 石刻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信息: 免门票 写点评> 道山亭...
福州的道山路,北临三坊七巷,南靠乌山景区,自西向东宛如一条穿越时空的通道。这条古老的街道因“道山亭”而得名,并蕴含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据传说,在宋代,福州太守程师孟攀登乌石山时,被山上美景所吸引。他认为这里与道家蓬莱三山相媲美,于是命名一亭台为“道山”。从此,“道山路”的名字便正式出现在...
道山亭,这座由程师孟精心建造的亭子,不仅是他个人心血的结晶,更是他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共同合作的成果。曾巩应邀为道山亭撰写了《道山亭记》,详细描述了乌山的自然风光和福州的城市风貌,以及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亭子旁的篆刻“天章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人墨客们吟诗作赋的灵感源泉。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