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福寺是贵阳市黔灵山古寺景点,位于贵阳市中心黔灵山,为赤松和尚(1634-1706)创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初创时称“宏福寺”,后改“弘福寺”,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 08:30-17:00。宏福寺,佛法为禅门临济,十方院,称贵州首刹,历史悠久,经赤松和尚初创并扩建,现为全国重点寺观及省级文保单位,建筑...
“唐三寺”与黄檗禅僧有着密切的渊源,据长崎县文化观光国际部文化振兴课编辑的《长崎唐寺巡游》(2016年3月发行)中文资料介绍:1654年隐元禅师初抵长崎住于东明山兴福寺;1655年隐元弟子木庵性瑫入分紫山福济寺,该寺第七代住持大鹏正鲲出生于泉州,擅长水墨画;1655年隐元入住圣寿山崇福寺,1657年其弟子即非如...
据《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记载:在寺庙山门外,例行有庙市,隆福寺庙会是当时老北京四大庙会之一,据《大清一统志》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市之冠。”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北京•西城•阐福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北海公园内,北海公园西北角,五龙亭北侧。北京•西城•阐福寺前身是明英宗朱祁镇在明代天顺二年 (公元1458年)修建的一座避暑行宫,明代“太素殿”旧址。清康熙时期,常奉母后在阐福寺避暑。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乾隆帝谕旨改为佛殿,仿照河北省正定县...
阐福寺,殿后联为:“真谛别传,趋妙庄严路;能仁权应,现常清净身”。又额为“有大威德”。联为:“放百宝无畏光明,历劫智珠常朗;入三昧甚深微妙,诸方心印同圆”。 《三海见闻志》载:“相传该佛有千手千眼,其高大于旑檀佛相同,人立升机上,高于佛肩齐,其佛已毁。”寺内有《乾隆御制阐福寺碑文》...
东莞资福寺始建于公元962年(南汉大宝5年),最早由南汉禹馀使捐住宅建成,距今已有1048年历史。资福寺几经损毁和修缮,上世纪30年代,资福寺僧众四散,后东莞县立第一小学迁到资福寺,并拆毁寺内建筑扩建小学,现在是莞城中心小学所在地。1974年,随着大雄宝殿被拆,资福寺不复存在。资福寺典故 苏东坡用至爱...
山东•济南•兴福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兴福街道办事处开创路北侧,兴福寺路以南,齐州路以西。济南西站在寺院南边400米左右。山东•济南•兴福寺始建于宋代,毁于元代,重建于明代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都进行过...
集福寺又名洪泉寺,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原为章嘉活佛所辖的五座黄庙之一,现为比丘尼寺院,矗立在距离台怀镇中心区约两公里的幽静之地。寺院坐北向南,主轴线上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建筑,配殿有五郎殿、地藏殿等。步入寺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柱三门的木牌坊,古朴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斑驳的...
西安勅赐荐福寺,原名献福寺,始建于唐高宗李治驾崩百日后,唐睿宗李旦文明元年(684年),是皇室族戚为其献福而兴建的寺院。 六年后武则天天授元年更名为荐福寺,是唐代神龙年间重要的佛教学术机构。会昌法难,武宗灭佛,因皇家背景,荐福寺与大慈恩寺、西明寺、庄严寺是当时长安城明令保留的四座寺院。荐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