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观法是一种以存想为主的静功功法,主要通过存想空中五彩太和元气灌注全身,使自身元气得以充实,起到祛邪防病的作用。本法原载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干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篇中,其内容强调集中精神存想,意念专一,调心凝神。 在每天早晨和晚间,面向南而坐,两腿向前伸,用双手轻轻按揉双足和双膝部,以按后感觉轻松...
失传的四念处禅观法..观身不净?还是观身如身?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经典里面,“身”指的是什么?“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身、有身集、有身灭、有身灭道迹。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有身?谓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
一如禅观法是以超越二元对立的视角直接观照身心世界的禅法,可以让我们立即放下执着,以智慧的方式作出应对。有三个譬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如禅观法。 第一,梦境观。《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所处的身心世界和一切遭遇都是自己做的梦,同时自己也是此梦的“造梦者”——我们在一个自己创造的梦境...
禅观,是一种修炼内心、深化对所观对象理解的方法。首要步骤是让心灵形成特定的识别体,例如,观悲或观慧。在这个过程中,目标是让心灵转化成悲识和慧识,尽管悲与慧并非直接的观察对象,而是通过熟悉过程,自我意识逐渐转变为这些品质。然而,当进行无常或无我禅观时,无常和无我本身成为心灵需要理解的...
《智者禅观调息法》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善入:调息前之善入,即调息前做的按摩、拍打等促进气血运行顺畅活络的热身运动。 第二部分正行:具体包括六方面内容,即:一、下肢动作调息法,二、上肢动作调息法,三、侧压式调息法,四、拧腰式调息法,五、波浪式洗髓法,六、荡腰...
与实际脱节的禅观法:1. 假想观:臆想某种情境。2. 认知的观点:将眼前的现实世界,当做自己想法认知中的世界。这两种观法都会让禅者产生与现实脱节的禅定。长期以往,势必造成生活与现实世界脱序。禅观的目的是解决人生的痛苦。佛陀出家正觉,这一大事因缘在于解决人间的痛苦,因此,佛法的重点也在息苦,解决人生的痛苦。
处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身心现象,无一不是观照对象,初学时从粗显易察处入手,渐能对于现行诸法一一观照。当坚固地证知一切现象都是无常、苦、无我时,就会次第获得十六观智,最后将能证得涅槃,得到解脱。观禅为重──内观禅修法的特点 相较其他禅修法门,内观禅修法较强调3点:一、推广毗钵舍那观,直接从...
38、练习《智者禅观调息法》之前阅读长篇经书是没有耐心的,比如《楞严经》《妙法莲华经》等等,之前,还没有诵完一卷就半途放弃的,而且,不专心,诵经能想到其它事情就放下经书,现在能够静心看和坚持每天一卷一卷的诵读;之前觉得意思不明白不理解,不会用心诵读...
“听到”的当下,我们应该把“听到”作为整体来观照,并标记“听到、听到”,逐渐地,组成“听到”的现象的某个单一部分的名法或色法就会变得明显。当修习者如此反反复复地练习整体观照,同时,必须持续专注地观照。如果要去动用心思,寻找某个部分目标,那么,就错失了对目标的如实观照。--原文End-- 禅悦静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