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月映万川——中华汉传佛教四大禅法修学入门》,书中梳理了中华禅四大禅法,即默照禅法、看话禅法、念佛禅法、止观禅法的创立、传承、法理依据和修证方法,是佛教院校学生、社会禅学爱好者、广大佛教信众等修学中华禅...
但是,从“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来看,达摩的禅法又融会了大乘般若系的思想。达摩把《楞伽经》心性论与般若思想结合在一起作为禅法的理论基础,这既与他所传“南天竺一乘宗”的理论渊源有关,更是受中国佛教学风影响的结果。 菩提达摩为南印度人,部派佛教大众系在南印度曾有突出的...
由此可以认为,“理入”是要求在禅观中体认真如佛性,“行入”的四项是要求在日常修行、传教和生活中贯彻契合于真如实相的六度。 (二)般若中观思想是达摩禅法的主要理论基础 在《四行论》中虽也有大乘佛性学说的思想,所使用的“法性”、“真性”、“自性”、“心性”、“心”等具有“佛性”的意思,但却没有直...
这种焦虑的心情我们实在可以理解。在此,我们谨向这些教友系统地介绍一下原始佛教的内观方法。 内观禅法以《四念处经》为依据,佛陀在世的时候,经常教导他的弟子修习此法。但愿此法能给诸位教友带来一些欢喜。 ◎ 一定要静坐 ◎ 每次我介绍自己说:“我是山...
其实,快乐与烦恼的天平,可借由内观禅法予以调整。而这其中的关键,便在于对呼吸的觉察。呼吸觉察:生命能量的调控 生命的维系,离不开呼吸的吐纳。气息的一出一入,犹如生命的律动。当某一刻,气息呼出而无法再吸入,生命亦将戛然而止。生命的价值与能量,皆蕴藏于这一呼一吸之间。然而,我们却常常忽视它的存在...
说明神秀是继承道信和弘忍的禅法的。道信在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明确地表示他的禅法一是依据《楞伽经》重视心性的法门,一是依据《文殊说般若经》的“一行三昧”的禅法。何谓一行三昧?南朝梁曼陀罗仙翻译的《文殊说般若经》对这种禅法作了解释,说修这种禅法是叫人在禅观中从观想一佛开始,到观察法界的真如实相...
禅法(佛教解释) 是指心智的培育和发展。作为一个朝向最究竟之解脱(涅盘)的宗教,佛教对于修习是非常重视的。修习的目的在于剔除种种扰乱心智的负面心理状态和恶劣品性,同时培育各种有助于心智成长的正面心理状态,最终达成如实地知见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而证悟涅槃。
闭眼禅法:对断灭空的假借 今天我们再来讲一讲禅法的实修。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从实证上来讲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的实意。诸位朋友,对于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心经》中的经文,它其实是一个果地上的结论,而对于因地上的人而言,这个结论其实是不能直接体证的。所以我们要如何体证它...
孙伦禅师,缅甸大德高僧,据说他用了一年时间证得阿罗汉果,一九五二年圆寂,肉身不坏,且溢出阵阵芬香,至今他的全身舍利仍然完整保存在敏建,供人瞻礼。 孙伦禅师的禅法是,先选定一个能够维持一段时间而不改变的禅修姿势,不要躺在床上或斜靠椅子上,盘腿而坐,背部挺直,两臂紧靠着身体,右掌放于左掌上,这有助于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