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神阙穴”禁刺说 王婧涵;吴松;程院婷 【摘要】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部,具有健运脾胃、温经祛寒等作用,神阙穴敏感度高,故在针刺时患者疼痛感较明显.因脐的特殊解剖关系,若直刺进针过深,易引起不良后果.故从神阙穴和经脉的联系、神阙穴的重要作用及应用、神阙穴的解剖结构及误刺后果和针刺操作注意事项等...
刺禁,即针法的禁忌事项。包括禁刺部位和禁刺时机。这是历代医家在针刺治疗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灵枢.终始》指出,“凡刺之禁”,有惊恐、恼怒、劳累、过饱、饥饿、大渴、房事、醉酒及长途跋涉、情绪未定等各种情况,此时均不宜立即针刺。此外某些重要内脏、器官或组织附近的穴位,及某种特定情况下(如妊娠)的个别...
1、浅谈穴位禁刺摘要:针刺可以治病,但若操作不当,亦可引起种种意外,甚至危险病人的生命,正如灵枢玉版所言:“夫子之言针甚骏能杀生人。”因此,研究古代禁刺穴位对现代临床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禁刺;穴位;禁忌1部位禁刺1.1脏器要害部位禁刺内脏各器官均属机体之要害,针刺内脏各器官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素问刺禁...
本篇说明人体禁刺的部位,以及误刺的后果。【原文】黄帝问曰:愿闻禁数①。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②,心部于表③,肾治于里④,脾为之使⑤,胃为之市⑥,鬲肓之上,中有父母⑦,七节之傍,中有小心⑧。从之有福,逆之有咎。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
五夺禁刺是针灸指导方针之一,针刺禁忌,指脱形、亡血、大汗亡阳、大泄亡阴、产后暴崩这五种元气大虚的病情,针刺不能用泻法,对临床针刺有指导意义。概念 针刺禁忌,指脱形、亡血、大汗、亡阳、大泄亡阴、产后暴崩这五种元气大虚的病情,针刺不能用泻法。解读 《灵枢·五禁》:“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
怀孕期应予禁刺的穴位有A.三阴交B.合谷C.昆仑D.至阴搜索 题目 怀孕期应予禁刺的穴位有 A.三阴交B.合谷C.昆仑D.至阴 答案 ABCD 解析 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应予禁刺。收藏 反馈 分享
【配伍举例】 ①配曲池,治上肢不遂。 手五里有行气散瘀之功,五里与五脏有关,故古人有禁刺之说。又因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故《窦太师针经》云灸手五里二穴,“治证同曲池”。二穴相伍,名“五里曲池灸方”,有行气血、通经络之功。
十二禁出《灵枢·终始》,即:“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内,音纳,指性生活);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己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
浅谈穴位禁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