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藏祸心(拼音:bāo cáng huò xī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元年》。“苞藏祸心”指心里暗藏着害人的主意;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苞藏祸心”...
包藏祸心 【出自春秋时期】 原文:《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解析】 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 内心里隐藏着坏心机,怀着祸害他人的意图。 【例句】 这家伙外表忠厚老实,却包藏祸心,骗了许多人的钱。
包藏祸心,汉语成语,意思是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包藏祸心这个成语的故事应该很多同学没有听过,下面来简单的认识下这个成语吧。 基本信息 中文名:包藏祸心 拼音:bāo cáng huò xīn 外文名:harbour evil intentions 释义: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
33.【成语】:包藏祸心 【拼音】:bāo cáng huò xīn 【解释】: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 【成语故事】: 公元前541年,楚国的公子围在副手伍举的陪同下带了许多兵马到郑国去迎亲。原来,郑国是个小国,楚国是个大国,郑国与楚国交好,...
成语解释: 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外表不露声色暗中害人 成语结构: 动...
包藏祸心是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内心不轨,意图加害于人。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析: 一、释义 包藏:隐藏、包含。 祸心:恶意或害人的心思。 整体释义:心里藏着害人的恶意或不良企图。 二、出处与典故 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原文中子羽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
包藏祸心,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āo cáng huò xīn )。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包藏祸心意思是: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元年》。一般作谓语、宾语,形容外表不露声色暗中害人。
1.《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源) 2.《宋史.卷三八八.陈槖列传》:「盖金非可以义交而信结,恐其假和好之说,骋谬悠之辞,包藏祸心,变出不测。」 3.《金史.卷一○一.承晖传》:「平章政事高琪,赋性阴险,报复私憾,窃弄威柄,包藏祸心,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