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本兰亭是流传的《兰亭序》摹本中最为精美的一本。因为它将原作的笔墨表现得最为真切。原本上带有“破锋”、“断笔”、“贼毫”的字都摹写得很细腻,改写的字迹也显示出了先后的层次,行笔踪迹、墨色浓淡十分清晰,间架结构也是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显得自然生动。来历 我们已经无法见到王羲之的真迹了...
关于“‘神龙本’出自冯承素之手”这一论断,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是唐传奇《兰亭记》,此文记载唐太宗在得到《兰亭序》的真迹以后,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唐代的著作貌似可信,但是它终究是一件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虚构性,但是在这件作品的...
概而论之分为两大体系:其一是以虞世南本、褚遂良本、神龙本、黄绢本为宗的帖学体系;其二是以定武本为宗的碑学体系。 此文鉴赏的是“帖学”中最为知名的“冯承素”摹本——神龙本,因卷首末皆有“神龙”半印而得名。 《兰亭集序》(神龙本)及“神龙”印...
冯承素神龙本《兰亭序》局部1 唐人制作摹本常常使用双钩填廓法,也就是在原作表面覆盖一张半透明的纸,先勾出笔划的轮廓,再把空白处填满。这种方法的还原度很高,但笔划中的尖锐之处(比如钩和提)往往缺乏棱角,贼毫之类的细节也很难表现出来。 冯承素神龙本《兰亭序》局部2 ...
而神龙本是王羲之亲笔所写的《兰亭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神龙本是明代景德镇的名人王琴所制作,他把王羲之的《兰亭序》和一块珠玉合成一件宝石挂件,这为神龙本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其次,神龙本中包含了宝石工艺和艺术精神。神龙本的宝石工艺是非常精湛的,王琴以一块5厘米的白玉为母石,...
解读经典|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高清大图 赏析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被公认为众多摹本中最佳 《兰亭序》或称《兰亭集序》,又称《禊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后世尊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后世学习行书的最好范本之一。《兰亭序》用笔提按分明,既有藏锋,又有露锋,流美而不轻浮,中锋运笔,点画有粗有细,粗的健壮而不臃肿,细有清秀而...
神龙本不是《兰亭序》原貌,只能算是伪作,郭沫若揭示了真相 谈起王羲之《兰亭序》,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冯承素“双钩”摹法临摹的“神龙本”,其实从宋代开始,关于“神龙本”是否更接近原貌,一直存在争议。《兰亭序》传世的版本有300多种,而元代赵孟铧加推崇的是欧阳询临摹的“定武本”《兰亭序》,历代名家均...
郭沫若从古人文献和出土实物入手,他的观点虽然振聋发聩,但也能令人信服。如果《兰亭序》果真是以草书写成,“神龙本”便误导了世人上千年。智永这部草书《兰亭》法度严谨、用笔细腻,作为“二王”正统传人,他的字是我们学习魏晋书法的上佳法帖。发布于 2023-12-07 17:23・IP 属地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