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同盟 百科释义 报错 神圣同盟(Holy Alliance)是1815年9月,在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和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三国君主在打败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国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思想。 查看百科 注:...
神圣同盟豆瓣评分:7.4 简介: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爆发了影响深远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战争接近尾声时,人们试图寻找一些办法防止战争再次爆发,“神圣同盟”应运而生。“神圣同盟”的主导者、“两面神”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自
田中过早的在亚姆利扎让双方的军事实力失去了平衡,从那以后,同盟几乎就是靠杨的个人之力在苦苦支撑。杨舰队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让同盟艰难的维持住不亡国。同盟其他的出色军人都去了哪里呢?亚姆利扎会战吞噬了同盟无数的精英,那么在此之前呢?除了乌兰夫和波罗玎这两位被老爹赞许过的舰队司令,庞大的同盟宇宙舰队再...
但在神圣同盟中居领导地位的是俄国和奥地利。 四国同盟:一战之前 1815年11月,俄、普、奥、英四国为进一步对付法国而成立的同盟。四国同盟条约规定,在20年里以武力维护《巴黎条约》和《最后议定书》所做的安排,这既包括关于欧洲领土的划分,又包括排除拿破仑及其家族重登法国王位的决定;缔约一方如遭到法国进攻,缔约...
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得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赞同,于同年9月26日在巴黎签署《神圣同盟宣言》,标榜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宣布:三国属于上帝统治下的同一家庭的三个分支,三国君主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引导臣民和士兵保卫宗教、和平与正义,要求人民...
神圣同盟,拼音:shén shèng tóng méng,神圣同盟的意思:西元一八一五年拿破仑战败后,俄、普、奥三国君主所缔结的盟约,意在镇压当时欧洲各国人民的革命势力。
1815 年沙俄与普鲁士、奥地利缔结神圣同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从当时历史背景来看,反法战争刚刚结束,欧洲局势动荡不安。法国在拿破仑的带领下曾一度称霸欧洲,给各国带来巨大冲击。当时欧洲各国为了反对法国大革命,英、俄、奥、普等四大强国组成四国同盟,以防法国重新崛起。但随着局势发展,沙俄的野心逐渐成为...
1815年9月26日,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共同发表宣言,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建立了一个欧洲范围的国际组织,他们给这个组织起名为神圣同盟。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是该同盟的倡议者。沙皇到了巴黎之后,结识了冯克吕德纳男爵夫人,深受她所宣传的神秘主义的影响,所...
他意识到这是分裂神圣同盟的好机会,立即差人前往维也纳,将其交给了沙皇亚力山大一世。沙皇非常气愤,当面对质,梅特涅面红耳赤无言以对。由于大敌当前,沙皇无暇与他过多理论。盟军 70 万人的军队浩浩荡荡开赴法兰西。6 月 12 日,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被迫再次逊位,结束了短暂的百日王朝。
神圣同盟(Holy Alliance),是公元1815年在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王国在打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国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理想。 公元1814年,当拿破仑被送往厄尔巴岛禁闭起来后,以俄国沙皇为首的反法联盟国家在维也纳聚集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