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祝总斌先生,因病于2022年7月8日凌晨2点1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尊重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公开信息显示,祝总斌先生出生于1930年1月,江苏苏州人,少时随家人居于湖北武汉,后移居北平。其于1949...
武树臣教授就曾学习祝先生关于魏晋法制史和法史文献学的课程,赞颂祝先生“治学严谨,为人谦和,言必有据”“对史料极熟,可以信手拈来”(《燕园蹭课》,同上书)。苏亦工教授亦曾同时得到法律系蒲坚先生和历史系祝总斌先生的指导,并在《跟祝总斌先生学习做“研究”》一文中...
到北大历史系学习,我是从来没敢想的,但好机会从天而降。1991年9月,我到北大历史系进修,时间为一年。进修班是吴宗国先生具体负责,知道我来自新疆,就把我交给荣新江先生指导。祝总斌先生给我们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课,从此就自认为是祝先生的学生了。祝先生讲课,条理性极强。先从概念入手,比如为什么说这是门...
祝总斌先生的两张明信片第三十至三十二封分别写于2004年10月29日、11月12日和12月20日。我调到邵阳学院几年后,准备出版第一部著作《儒家理想与秦汉政权》,这三封信是先生对书稿提出的意见,以及他老人家写的《序言》。第三十封是说我的书稿因收发问题晚收到的原因。第三十一封信首先就说:“大作拜读,深表敬佩...
祝总斌先生与作者的通信祝先生作为硕、博士导师,是我从事学术研究的领路之人。但他对我的影响并不止于学术,而是包括诸如教学、为人等方方面面,可以说,他是对我产生最大影响的少数人之一。和对待其他人一样,祝先生对学生同样温和亲切。不过,温和亲切并不代表对学生放任自流,任其所为。九十年代初,剪刀加浆糊...
祝总斌1930年生于江苏苏州,后移居北平。长期从事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尤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法制史研究见长。其关于宰相制度、门阀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研究被认为代表了史学界相关研究的最高水平。同时,祝总斌的研究还兼具深度与广度,他在目录学、文献学、音韵学及历史地理等方面也有所耕耘,对...
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祝总斌先生,因病于2022年7月8日凌晨2点17分在海淀医院逝世,享年92岁。7月19日,师生汇聚昌平九里山公墓,一同送别这位“材不材斋”中的真君子。先生千古,懿德长存。 祝总斌先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潜心治学,笔耕不辍,和周一良、田余庆并称魏晋南北史...
祝总斌家中陈设 “处事宜用复杂脑 待人当以单纯心” 祝总斌的书柜上 挂着一幅字 这也恰是他 人生的写照 作为魏晋南北史学界的 三驾马车之一 祝总斌潜心治学,笔耕不辍 他的《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是中国古代史学生 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 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人 ...
祝总斌先生在家中1983年考研,我选了魏晋南北朝史方向,祝先生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本科四年,说实话,我没学到太多东西,对历史学懵懵懂懂,还没入门。硕士三年,跟着祝先生学习,才逐渐摸到了治学的门道。祝先生指导我们十分用心。除了选修他在系里开设的课程外,我们还要上一门《通鉴》读书课,每周读三卷,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