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茯苓——祛湿化湿——利水消肿,降血压、降血糖。 2.泽泻——祛湿化湿——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3.车前子——祛湿化湿——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 4.薏苡仁——祛湿化湿——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5.佩兰——祛湿化湿——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 6.豆蔻——祛湿化湿——行气消食,温中涩肠 7...
除湿的中药主要有茯苓、苍术、茵陈等,中成药主要包括清热祛湿颗粒、四妙丸等。 1、茯苓: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胃、宁心神的功效。 2、苍术:苍术具有散寒祛风、燥湿健脾、明目的功效。 3、茵陈: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 4、清热祛湿颗粒:清热祛湿颗粒的功效是清热祛湿、益气生津。可缓解四肢倦怠无力、...
常见的可以祛湿的中药有茯苓、白术、藿香、泽泻等中药材以及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二陈丸等中成药。 一、中药材 1、茯苓 中医认为茯苓具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治疗脾虚泄泻、水肿等病症。 2、白术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经,能够补气健脾,从而达到祛湿的目的。 3、藿香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
祛湿的中药一般有苍术、茯苓、白术、泽泻、石菖蒲等。 1、苍术:性温,归脾、胃、肝经,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主治风寒痹症、湿阻中焦证等。 2、茯苓: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消肿、健脾渗湿、宁心的功效,主治脾虚、泄泻、水肿、心悸、失眠等病证。 3、白术:性温,归脾、胃经,有补气健脾、安胎、止...
体内湿气重会影响健康,可通过中药、中成药、饮食等调理。祛湿中药有薏仁、黄芩、黄柏等,中成药有清热祛湿颗粒、藿香正气胶囊等,方剂有六君子汤、羌活胜湿汤等。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湿气证型选择,平时也可通过饮食和运动祛湿。
针对湿气问题,祛湿中药不止一种,以下几种可根据需要选择:1. 白术:具有燥湿健脾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水液代谢不畅等导致的湿气过重;2. 茯苓:具有利水消肿、健脾止泻功效,适用于类 用什么中药泡水喝除湿最好 黄世敬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中药泡水喝除湿,不同人选用不同方式:1. 薏米红豆茶:用...
针对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下焦湿热症状,可以采用以下中草药:1.瞿麦2.通草3.滑石4.生大黄5.生甘草梢这些中草药可以起到清热祛湿,利尿通淋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尿急尿痛、大便干、小腹 清湿热有什么中药 王海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全国第43 清湿热的中药有茯苓、茯苓皮、猪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车前草、...
湿气重用什么中药调理祛湿的中药材有哪些 去湿气最好的中药有哪些? 赵天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全国第29 以下是去湿气的中药推荐:1. 木香顺气丸具有健胃养胃的作用,能够行气化湿,对腹部胀满、恶心呕吐、经常嗳气等症状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 附子理中丸常用于治疗湿气较重,能够温中健 祛湿气的中药...
1.茯苓——祛湿化湿——利水消肿,降血压、降血糖。 2.泽泻——祛湿化湿——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3.车前子——祛湿化湿——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 4.薏苡仁——祛湿化湿——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5.佩兰——祛湿化湿——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 6.豆蔻——祛湿化湿——行气消食,温中涩肠 7...
祛湿的中草药有很多,具体如下: 化湿的中药: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等。 去湿热退黄的中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溪黄草等。 清热燥湿的中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白鲜皮等。 健脾祛湿的中药:白术、扁豆等。 利水渗湿的中药: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赤小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