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佛禅寺万佛堂 释迦牟尼佛 论,是对佛经、戒律等佛典中的思想和要点,加以整理、分别、解说的著作,引导佛子入佛知见,大多是各宗派的祖师大德所做,可以理解为他们的学佛心得和笔记。经、律、论被合称为“三藏”,三者都精通的法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其后,那些论典也各自发展出了思想和风格。大致上,论典分...
不仅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年过着如此简单朴苦的生活,而且自古以来历代的祖师大德们没有一个不提倡生活简单朴苦的!甚至于在以前,好多真正的修行人就在哪里搭一个茅棚供自己栖身,也有在山洞里面栖身的。这是什么原因?生活条件如果完善一些,不是更有助于弘扬佛法吗?为什么祖师大德们要名望有名望,要人缘也有人...
玉佛禅寺万佛堂 释迦牟尼佛 论,是对佛经、戒律等佛典中的思想和要点,加以整理、分别、解说的著作,引导佛子入佛知见,大多是各宗派的祖师大德所做,可以理解为他们的学佛心得和笔记。经、律、论被合称为“三藏”,三者都精通的法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其后,那些论典也各自发展出了思想和风格。大致上,论典分...
祖师大德如何开悟:一日行思禅师拜见六祖曰,修何职不落次第,指十信至等觉,祖问汝何圣谛,思答圣谛尚不为,祖明行思根深即传心法,告知衣钵是信物相故,六祖传承—行思—希迁—丹霞,药山,德山,永嘉玄觉等,六祖身边还有怀让—马祖道一,大珠慧海,庞居士,南泉—赵州,六祖弟子石头希迁拜见行思祖,祖问汝在六祖处带何...
道家历代祖师大德对于饮酒的态度不可不知! 从老祖天师在东汉顺帝时(公元126一144年)正式创立教团算起,道教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作为本土宗教,在道家文化的漫长发展过程当中,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一体,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在整个华...
净土宗十三位祖师大德法相,入眼皆是庄严 净宗初祖——慧远大师 慧远,(334~416)东晋僧,我国净土宗初祖。庐山白莲社创始者 净宗二祖——善导大师 善导,(613~681)唐代僧。山东临淄(一说安徽盱眙)人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承远,(712~802)唐代僧,为净土宗第三祖。汉州(四川广汉)人 净...
所以,学佛之后是否必须要去诵经、念佛,在以上3位祖师大德开示之中,我们已然知晓“必须要做”。经论云“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经藏能够开启众生的智慧,让众生知晓佛法佛理。而念佛,亦不仅要念,而且还要做到“一心念佛”。凡人本是尘间物,心有不甘而顿悟。问缘能有几分福,禅来禅去皆是空。欢迎分享、...
祖师大德文集祖师大德文集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自云:古者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八不也)。俗姓钟,江苏吴县人。父亲歧仲,十年持念大悲咒以祈子,母亲金氏梦观音菩萨抱儿授之而生大师。目录...
关于历代祖师大德对于寺院饮食的教诲与原则,虽然无法具体到某一位大德祖师的开示,但我们可以依据佛教的普遍教义和祖师大德们的广泛教诲,来探讨寺院饮食的一些基本原则。首先,佛教的饮食教诲主要围绕戒律与慈悲展开。在佛教的戒律中,诸如不杀生、不食肉等规定明确。然而,对于鸡蛋、葱、韭菜、蒜苗等日常食物,佛教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