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条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裁判内容和社区矫正对象的性别、年龄、心理特点、健康状况、犯罪原因、犯罪类型、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实现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矫正方案应当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表现等情况相应调整。 第二十五条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为其确定矫正小组,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机构、人员和职责 第三章 决定和接收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章 教育帮扶 第六章 解除和终止 第七章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特别规定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
第一条 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活动,适用本法。 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是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9年在全国全面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机构、人员和职责 第三章 决定和接收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章 教育帮扶 第六章 解除和终止 第七章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特别规定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
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由看守所或者执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自收到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将社区矫正对象移送社区矫正机构。 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由监狱或者看守所自收到批准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将社区矫正对象移送社区矫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9年1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19年1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则 ...
第一条 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第一条 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是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