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评选活动自2023年3月正式启动,评选范围为《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刊发的124篇文章,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文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10个学科。 《...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刊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教授的文章《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 文章指出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数字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数字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成为重要研究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度好文章之《美好社会: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展开与演化图景》(作者:项久雨,责任编辑:李潇潇)《美好社会: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展开与演化图景》一文,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美好社会”的命题。这一命题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叙事与发展叙事进行了整体性阐释,论证了美好社会到来的历史必然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好发挥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放宽历史视野,正本清源、明辨是非,进一步唱响中国光明...
经过严格的学科评审和专家评审,8篇精彩文章脱颖而出,荣获《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度好文章的称号。这些文章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社会学、法学、历史学等,每篇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见解。以下是部分入选文章:1️⃣ 《论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吴忠民,2022年第7期)📖 ...
文章从实践、理论和历史三个维度,学理化阐发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的基本规律与发展历程,分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丰富内涵的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揭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杰出贡献。文章以强烈的学术创新性引领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阐释,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
一、社会科学的发生和独立 研读哲学史、科学史可以看出,自然科学脱胎于自然哲学,社会科学则蕴孕于道德哲学之中。伴随着现代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社会科学从道德哲学中分化出来并获得了自身的独立形态。在进入工业文明、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前,人类社会既没有独立的社会科学,更谈不上独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章《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与丰富内涵》(作者谢伏瞻)、《论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内在统一性》(作者高培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作者王灵桂)获特别奖;《新时代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理论指南》(作者黄群慧)、《科学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作者王立胜)、...
《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经济与管理研究”栏目文章《算法赋能政府规制:逻辑、限度与发展方向》(作者:黄新华、温永林),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4期“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摘编转载。 文章论点 在算法治理时代,算法既是需要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