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办学是指在政府教育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为减少政府负担,促进教育发展,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办学校的教育推广方式。办学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维护举办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企业...
社会力量办学是指在政府教育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为减少政府负担,促进教育发展,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办学校的教育推广方式。《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是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维护举办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发展制定。由国务院于1997年7月31...
新版《职业教育法》中有一点值得行业重视,就是在四个条款中,5次提到“社会力量”,分别是第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而第九条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推进多元办学、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这...
这已然成为新时代办好教育的根本遵循,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事业发展中心”)以此为指导,坚持社会公益导向,开展办学助学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和社会肯定。努力开拓公益办学新路径 社会组织公益性、群众性很强,在办学方面能够有效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源,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事业发展中心先后创办了江苏...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是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维护举办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发展制定。由国务院于1997年7月31日发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于2003年9月1日废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替代。发布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社会力量办学,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以下称社会力量)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自筹资金,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以下称教育机构)。第三条 社会力量办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办学的补充,是培养...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落实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鼓励民办学校参与首都教育对外开放,服务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支持社会力量按照有关规定举办具有...
社会办学,即民间办学,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维护举办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发展,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下称教育机构)的活动.实施职业教育、成人...
【解析】ABCD社会捐资办学是本着自愿、量力和群众受益的原则,广泛调动社会力量集资办学。这是我国筹措教育经费的重要途径。其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鼓励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集资办学,不计征税; 设立各种教育“基金”,长期定向支持教育; 倡导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学,欢迎海外华侨、港、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