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弄清汕头港外拦江沙航道的泥沙来源,用本发明方法进行示踪分析。分析时对用其它方法分析的结果一无所知。在拦江沙航道和新津溪河口约60平方公里区域内选择七个点,用取样器取三个底沙样和四个悬沙样,底沙样来自海底浅层泥沙,悬沙样为海水中悬浮泥沙,这七个取样点的分布如 图1所示,底一、悬二取自拦江沙...
一、放射性示踪沙技术1.示踪方法放射性示踪沙是一种人工制作的玻璃粉末,由于它是选用无硼的玻璃作为氧化钪的载体故称为钪玻璃沙。为了使该种玻璃沙具有与原体沙相同的运动特性,它的比重、粒径和形状应与原体沙相一致。钪玻璃沙的比重为2.66克/厘米~3,中值粒径为0.04毫米,具有不规则形状。图1是杭州湾北岸金山卫...
及中子活化示踪沙技术。最早的泥沙运动观测主 要采用流明技术,由于荧光沙与天然泥沙的粒度 和比重存在明显的差异,不能真实地模拟天然泥 沙的运动特性,而且其探测灵敏度太低,故此方 法现已很少采用。随后又研究成功了放射性示踪 沙技术,由于放射性示踪沙对操作人员有辐射损 伤,对环境存在放射性污染危害,因而其应用也...
本试验目的是通过定量观测底沙运移的方向、路线、速度和输沙率,以期为北槽航 道上抛泥区今后能否继续作为抛泥区使用提供直观可靠论据。本次试验观测资料表 明,在北槽航道上抛泥区,在中小讯期间,无论是涨潮时投放的示踪沙还是落潮时 投放的示踪沙都受落潮流控制,并向北槽航道中段输移。据测量资料分析,在上口...
自从1980年8月在江苏省镇江港进行了国内首次放射性示踪沙试验以后,今年我所又与有关单位协作,在长江镇扬河段,杭州湾和长江口相继进行了三次测验.三次试验都使用放射性钪—46玻璃沙作示踪沙,其半衰期为81天,γ—射线能量分別为0.88和1.12兆电子伏.现将各次测验情况概述于下: 令年四月间,我所与镇江港整治委员会...
合REE示踪技术,对小流域模型侵蚀产沙过程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3场降雨中,小流域不同地貌部 位侵蚀量随着降雨的持续均呈现不同规律的波动性变化。而在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方面,除Ⅵ区呈现先 急剧减小后趋于稳定及V区呈现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外,其他各区均呈现稳定增长并趋于稳定。总体来看, ...
电站附近水域泥沙淤积的示踪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设计彩沙示踪法于厦大滨海沙滩东段进行试验,取得了沙粒运动方向、最大运移速度、扩散范围、沿全沙率及粒度分异运移状态等定量数据,弥补了以往示踪法难以定量分析的缺陷,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厦大滨海沙滩东段沙粒运动是构成厦门岛南岸岸滩在偏东向波浪作用下形成的西南向沿岸漂沙之一个环节:沙粒大体平行岸线向北运动...
示踪沙是指又称标志沙( indicative sands)。将具有人工标志的泥沙或类似物投放于海岸带、浅海海底,用以追踪泥沙的移动方向、速度、规模和研究泥沙流的重要方法。主要有荧光沙法、染色砾石法和放射性法,分别适用沙质、砾石和淤泥质海岸。前两者投放后经一定时间取样,观察沙样中荧光沙或染色砾石的数量,根据投放与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