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器“磬”的来源主要如下:起源自石器时代的撞击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经常听到石头的撞击之声,并注意到这里面有不同的音响。经过适当的组合,这些声音变得悦耳,并具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最初的乐器,包括磬,正是从这些石器工具中脱胎而出的。神话与历史记载:据《吕氏春秋》记载,尧命夔...
试题来源: 解析 磬在中国上古即有其制,惟质以石为之,式扁而曲,略如人字形,佛寺用者,系铜铁质而式圆;两物质皆为念诵之时,调和音节。鱼目不闭,取其常醒;磬令警觉,取作领导。惟何代人所创,区区学陋,未曾考据。反馈 收藏
一、在商朝,磬是只有帝胄王族才配享用的高级乐器 现在我们常用锣鼓喧天一词来描写热闹喜庆场面。鼓、锣之属在我国出现得很早,传说远古时代伊耆氏就有土制的鼓,草扎的鼓槌。在生产劳动和军事活动中,鼓曾一度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比起钟、磬在往日的地位来,又嫌稍逊风骚。钟磬这些古乐器,在...
简体字的写法指的就是那个发声的来源,磬。甲骨文台历说字 今天我们要学的字的是——声,声音的声,我们一会儿在讲的过程中也会说到音。那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甲骨文声的写法,声是一个会意字。 【声,甲骨文另外一种写法】 大家看声的...
关于木鱼、磬,两件之来源从何地方来?何时代发明?由何人创设?其法宝之用途有何出处?查看答案更多“关于木鱼、磬,两件之来源从何地方来?何时代发明?由何人创设?其法宝之用途有何出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民族打击乐器中,属于有固定音高类的是 A.编钟 B.编磬 C.云锣 D.木鱼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
梵磬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当时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磬这种乐器。后来,随着佛教的传播,磬这种乐器也随之传入中国,并逐渐融入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在中国,磬不仅被用作乐器,还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含义。它成为了僧侣们修行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信徒们表达虔诚的重要方式。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梵磬的声音...
以往探索商朝为何叫“商”,往往忽视了商音,而侧重于地名、星宿的研究。但考古发现商朝石磬与磬架,无疑就让商音之说成为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甲骨文上也提供了直接证据,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礼记》的记载,即《屯4338》中说“其奏商”,无疑说明“商”是一种乐器。学者唐际根指出:“考古发现的商代大型击打乐器,...
唐代诗人卢纶在其作品《慈恩寺石磬歌》中描述了石磬的形态与来源:“灵山石磬生海西,海涛平处与山齐。”这里不仅描述了石磬的外观特征,还暗示了其制作地点,可能是在海西的灵山。而《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中记载:“处士萧承训校定石磬,今之在县者是也。”这句话说明了石磬在历史上的校正...
磬(qìng)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说文解字》曰:“磬,乐石也”,它起源于古人在劳动时,敲击石头发声而来。后来,人们选取片状石材,制成曲尺形的磬,中间钻磨一孔,用来悬挂敲击。单独悬挂的磬为特磬,按照大小有序排列的磬为编磬,用于古代宗庙祭祀等活动中,通常与编钟同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