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粗磨阶段的余量控制 在粗磨阶段,主要目标是快速去除多余材料,使工件形状接近最终要求。这一阶段,我们建议留出0.3-0.5毫米的余量。这样的余量既能保证后续的精加工有足够的调整空间,又不会因余量过大而增加无谓的加工时间和成本。 二、半精磨阶段的余量控制 进入半精磨阶段后,加工精度要...
在平面磨削加工过程中,合理设定各阶段余量对确保加工精度和工件质量至关重要。粗磨阶段,应留出约0.3-0.5毫米余量,以快速去除多余材料并接近最终形状,同时避免余量过大增加加工成本。进入半精磨阶段,余量应控制在0.1-0.2毫米,以进一步细化工件形状并为精磨做准备。而在精磨阶段,余量需严格控制在0.05毫米以内,以确保工件...
磨削加工的磨削余量一般为0.1~0.5mm。这个范围是根据多年的加工经验和专业参考资料得出的,适用于大多数常见材料和加工需求。在这个范围内,可以确保磨削过程中有足够的材料被去除,从而达到所需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对于需要更高精度的加工,如精密零件或模具的加工,通常会采用更小的磨削余...
磨床加工余量 磨平面加工余量mm磨平面加工余量mm 平面长度第一种经热处理或未经热处理零件的终磨,宽度≤200,平面长度≤100第一种经热处理或未经热处理零件的终磨,宽度≤200,平面长度>100~250第一种经热处理或未经热处理零件的终磨,宽度≤200,平面长度>250~400第一种经热处理或未经热处理零件的终磨,宽度>...
根据实践经验,当线割厚度为0.2-0.3mm时,留出的余量为0.02-0.03mm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这个范围内的余量既能够保证零件的精度,又不会造成过多的材料浪费。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推荐值,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灵活调整余量大小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余量的大小并不是...
在磨床加工孔的过程中,余量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余量,即在磨削过程中预留的孔壁和刀具之间的距离,它直接影响到孔的加工质量和精度。合理的余量设置能够确保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同时减少磨削过程中的热变形和表面烧伤等不良影响。因此,掌握磨床加工孔的余量控制技巧对于制造业从业者...
1、 车削留磨余量 (1) 车削外圆留磨余量(单边) 注:不需热处理的和Cr12、Cr12MoV取小值,需热处理后加工的取大值。 (2)车削内圆留磨余量(单边) 注:不需热处理的和Cr12、Cr12MoV取小值,需热处理后加工的取大值。 2、车削用量 (1) 车外圆和端面的切削用量 ...
在外圆磨加工中,留一定的余量可以保证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如果不留余量,那么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刀具与工件相互碰撞的现象,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破损和瑕疵,从而降低产品的质量。 二、留多少余量比较合适 一般来说,外圆磨加工需要留0.05-0.1mm的余量,这样可以保证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如果留的余量过少,容易出...
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 技术内容 加工余量表(一)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平面长度 平面宽度200以下 平面宽度200以上 小于100 0.3 100-250 0.45 251-500 0.5 0.6 500-800 0.6 0.65 说明: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 2.三次平面磨削...
粗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 如需磨两次的零件,其磨量应适当增加10-20% 环形工件磨削加工余量表(六) 工件直径 mm 35、45、50号钢 T8、T10A钢 Cr12MoV合金钢 外元留量 内孔留量 外元留量 内孔留量 外元留量 内孔留量 6-10 0.25-0.50 0.30-0.35 0.35-0.60 0.25-0.30 0.30-0.45 0.20-0.30 11-20...